2009年,我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核心,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着力推进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实现我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奋斗。
一、加大力度,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
继续实施“三送”工程。文化馆、锡剧团要克难求进,采用市场运作办法,努力完成向农村和社区送演出的任务;影剧公司的6个放映队同时出动,抓住夏秋纳凉季节和晴好天气,把电影送往农村和社区;图书馆要按照省和常州市相关部门既定的标准,全面展开建设农家书屋的工作,确保在年内新建成56个农家书屋,并且要做到一建就管,名副其实,切实发挥效能。
全面推开“星级文化示范村”建设。在已经试点推开的“星级文化示范村”建设工程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指导和督查,培育先进典型和积累好的经验做法,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再次召开现场推进会,力争实现“星级文化示范村”建设的全面开花。
全面规划建设镇(区)文化站。根据农村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会同尧塘、直溪、薛埠、儒林4镇党委政府,积极规划和尽快投入建设2000平方米以上标准文化站。
二、打造品牌,提升城市文化的个性和魅力。
随着又一批文化区域和场馆设施建设的到位,将把优质化的管理、运行和服务作为核心要求。对已经投入运行的五星级金沙影城以及其它馆场,要在硬件上去的同时,切实抓好软件建设,大力探索和创新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努力发掘市场空间,使之切实发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能。对于正在建设到位的龙山旅游风景区和愚池公园等文化区域,要以多元化的吸纳手段,进一步丰富其空间的内容和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和个性层次,同时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彰显其应有的文化魅力,使之成为公众休闲、健康娱乐和接受文化陶冶的好去处。
三、再接再厉,继续做好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
对已经被列入省和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积极做好原貌恢复、重点保护、层次提升和传承发展的各项工作。将筹划在民族风情苑区开设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保护金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对被列为第二批省、市级重点保护名录的项目,组织人员队伍再接再厉,深入做好发掘和申报保护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要开展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下阶段的各项工作。
四、精心准备,举办建国60周年大庆活动暨第四届文化艺术节
明年将要进行建国60周年大庆,还将举办金坛市第四届文化艺术节。将以这两大盛事为龙头,及早投入、及早筹备和精心组织好相关的系列性文化活动,包括以歌颂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城乡群众文艺创作会演、书画影等各门类的主题性创作和艺术展览,进一步繁荣城乡群众文化,提高文化的激励、鼓舞和教化功能。
五、多方扶植,着力抓好各类艺术精品生产
采取激励机制,制定出台文化艺术精品生产奖励政策,为繁荣艺术创作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和外在条件。鼓励艺术人员深入生活,勤奋从事各门类的艺术创作。对一些有前途、有潜力的作品,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投入,必要时以“借鸡生蛋”的做法,引进外部的精英力量进行联手打造和提升。要重点抓好大型儿童剧《少年华罗庚》的改版工作。
六、强化素质,以效能提升树立行业窗口形像
继续深入地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认真组织以思想作风建设为主题的学习和教育。以和谐团结、遵纪守法、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廉洁自律、创优服务为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文化工作者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建设,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与时俱进的业绩,树立文化服务行业的个新形象。同时,要进一步创新理念,转变职能,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积极优化地提供便民服务,大力扶持城乡文化产业,建设繁荣活跃、健康向上的文化市场。
金坛市文化局
2009年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