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2003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绩,2003—2004年、2005—2006年连续两次获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现申报2007—2008年度全省水利系统文明标兵单位。现将2007—2008年度创建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班子团结务实,勇于开拓创新
近年来,我局党委、行政一班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为加强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党委组织开展了“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建设;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广泛进行“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小组一片阵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教育;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全体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树清廉之风,建和谐金坛”、“做勤廉好干部,建和谐新农村”活动。各级领导班子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在打造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谐水利中充分发挥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用,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来,我局先后获得省水利厅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水费工作先进集体、政策法规和宣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金坛市为农服务先进单位、优质服务“满意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人事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结对帮扶工作贡献奖、目标管理项目奖等。
二、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
领导班子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现了创建工作“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计划部署、有监督检查、有考核评比,使创建工作始终贯穿于生态水利、资源水利、和谐水利建设之中,贯穿于党风、行风、作风建设之中,贯穿于思想教育、理论学习、文化娱乐、环境治理和内部管理等项工作之中。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了三项系列活动:一是“争当文明市民,共创文明城市”道德实践系列活动,进行“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文明职工评选等。二是“阳光行政、文明执法”行业服务品牌创建系列活动。重点在推进政务公开,执行水利行业“六条禁令”和信访接待“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你好问候,一杯热茶相敬,一把椅子让座,一声再见相送。三是“让行业更文明,让群众更满意”优质服务系列活动,包括“人民满意好站所”活动、“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争创优质服务科室、争当优质服务个人”活动,“城乡结合、文明共建”活动和“党务政务公开服务承诺推进年”等。在三项系列活动中,我们不是形式而空泛,而是紧密联系实际,在讲文明树新风办实事上下功夫,办了许多好事实事,解决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拍案叫好。一是选择重点,实施帮扶计划,重点对经济薄弱镇和茅山老区的水利建设实施资金倾斜,将原建昌、白塔等3个经济薄弱镇和薛埠、茅麓、西岗等茅山老区镇作为水利发展重点扶持的乡镇,将水利工程经费的补助标准提高10%,07、08年共安排水利建设经费500多万元,帮助他们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设施。二是开展局、村文明共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近两年来,我局一直坚持与直溪镇井庄村、天湖村、新河村开展局、村文明共建活动,立足水利,服务经济,发展农村事业。分别拨出水利专项经费40万元,用于农村水利建设配套,拨出5万元支持井庄村实施农田水利排水沟护砌项目,拨出25万元支持天湖村农村现代化试点小农水配套驳岸、河道清淤和防渗渠衬砌,与新河村开展结对挂钩,用三年时间先后帮助该村组织实施村级排洪河护岸整治、节水灌溉和乡村道路建设、改厕、绿化等项目,计划拨款30多万元,首批10万元已经落实到位。三是为群众排忧,为职工解难。为解决基层水利职工后顾之忧,向市财政争取了每人每年11000-15000元的工资性补贴;为解决困难职工燃眉之急,为百余人次发放补助救济金11.7万元;为解决拖欠职工工资,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一次性将2001年1月至2002年4月期间拖欠的441万元工资全部兑付结清,其中向市政府争取资金294.4万元,数年拖欠一朝兑付。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带动了机关和基层创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到目前,金坛水利系统11个基层水管单位和机关,已有1个跻身于常州市文明单位行列,2个成为金坛市文明单位标兵,3个成为金坛市文明单位,我局机关连续两次获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金坛市文明标兵单位。
三、坚持改革发展,工作业绩显著。
一是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水利管理机制。着重组织实施了三项改革。(1)组织实施了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把机电排灌站全面推向了市场;(2)组织实施了全市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3个国营水库初步实现了管养分离;11个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3个市级水管单位由原来的自收自支分别改制为市财政差额拨款和全额预算;(3)完成了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将3个想管也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业单位全部改制为企业,进行股份制运作,实现了政企分离。二是建设新型水利,服务小康社会建设。近几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建设新金坛,全面达小康”的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建设,与时俱进,全面组织实施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谐水利、现代水利等治水战略,并取得了实效。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即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航河道驳岸工程、河道清淤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城市防洪工程。07-08年完成水利投入2.14亿元,其中:农水工程5679万元、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4200万元、河道河塘清淤工程4300万元、通航河道驳岸工程4150万元、城市防洪工程3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我局紧紧围绕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环保城市创建工作,集中全力开展“新五件实事”中的清水工程、“新三清”工程中的河塘疏浚等工程建设,积极参与“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行动,充分发挥水利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自2003年实施河道清淤五年计划以来,我市共组织完成河道清淤327条(段)556.66公里965.23万方(其中:2003-2005年完成第一轮175条336.63公里540.88万方;2006-2008年完成第二轮13条92.02公里249.59万方,完成清水工程139条130.01公里174.76万方),完成村庄河塘疏浚整治2282个,土方500万方。“清水工程”计划的实施,使我们金坛的水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得河道宽了,水绿了,环境美了,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了。三是发展水利经济,增强行业实力。水利系统上下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努力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机械制造加工、工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施工、乡镇供水、水利构件生产、河道清淤、水利工程机械化作业、水利旅游以及资产经营等水利综合经营,全系统有亿元规模的企业1家;日供水量2000吨以上的自来水厂6家,年利润百万元;集生产、销售、安装于一体的水利构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6家,年创利10万元以上;资产经营性收入每年可达300万元,河道清淤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每年为我们创造近30万元的利润。近几年来,综合经营规模一直都保持在5亿元以上,2007年完成总产值5.66亿元,实际利税3816万元,其中利润2063万元,上缴税金1753万元。2008年可望完成总产值6.25亿元,创利税3900万元,到目前已分别完成计划的80%。
四、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
我局始终把水利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教育工程,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水利行业精神得到了弘扬,水利人的社会荣辱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利用举办党员干部冬训、轮训、党委理论中心组、公务员“周末课堂”、“金沙大讲台”、“全民学习日”等载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分别开展了五大主题教育,即: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主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特别是今年,我们组织开展的十七大精神专题教育就达6个,其中有3个专题都是邀请市宣讲团成员进行专场报告。在学习教育中,开展了以“变革我们的思维,创新我们的发展”为主题的“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组织实施了“双五”工程,一是解放思想大讨论“五个一”工程,即每个阶段的教育必须确定一个主题;机关党员干部围绕部门职能和本职工作深入基层开展一次工作调研;全体机关干部每人必须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发动党员干部开展“我为水利发展献一策”活动;分层面进行一次讨论交流。二是“五个十”工程,围绕全省水利系统创建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的要求,认真组织了以“话水利”、“颂水利”、“爱水利”、“吟水利”和“治水利”为载体的10篇论文、10篇水利人风采录、10篇水利人格言、10篇诗歌散文征集和10名文明职工评比,到目前,已收到各类载体的作品30多件。“双五”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思想教育氛围,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和水利人良好的道德风尚,助人为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四川汶川遭遇特大地震灾害后,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团员踊跃捐款献爱心达120300元,交纳特殊党费、团费和工会费27650元;在支援灾区的同时,帮助家乡贫困户,广大党员与40户城乡贫困户结成对子进行帮扶,其中,资助3万元学费帮助直溪镇邓慕村一户少数民族家庭两个子女完成了初中学业。
五、学习风气浓厚,文体活动丰富。
为建设和打造一支能担当重任、一专多能的“技术型、管理型、操作型”复合水利职工队伍,为水利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我们坚持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倡导水利人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形成全员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形式、各类层次的集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于一体的能力素质培训、教育。近几年中,共组织和参加各类培训班3期,即:技术工人等级培训、水利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防汛防旱人员技能培训,累计接受培训150余人次。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3场,即:全市电子职业技能竞赛、“天鹅牌柴油机杯”钳工技能竞赛、建筑业技能大赛等,10多人获奖,其中,江苏圣通公司职工沙罗金同志在全国建筑业(钢筋工)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得三等奖,荣获“全国建筑行业技术能手”奖章。在提高水利职工技能的同时,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学习专业知识,专门出台了“参加本科以上学历(学位)教育的实施办法”,鼓励他们参加与本岗位相对应或相近专业的学历培训、教育等,并对获得毕业证书的依据学历给予2000-5000元不等的奖励。岗位自学在我局蔚然成风,有40多名参加了水利、法律、财务、经济类专业的大专、本科、硕士学历函授学习,已有20余人毕业。在干部职工自学的同时,我们有组织的选送骨干参加各类学历班进修学习,即:河海大学水工专业函授大专班、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农水专业半脱产大专班和南京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育和执业资格培训函授班。40多名学员全部获得相应学历,为更好地提升水利人文化素质搭建了平台。
开展健康有趣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水利人精神生活,是我局创建工作又一重要内容。07、08年,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为建设廉政文化,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电影《公仆》;为塑造自强不息精神,组织青年团员观摩残疾人艺术表现《走进奥运见证自强》;为增强我爱我家宣传,更好地展示金坛人风貌,组织参与中央电视台在金坛举办的“中华情·相约金坛”活动中的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包括水环境治理并组织观看演出;为帮助职工强身健体,培养水利人健康意识,组织职工观看国家和省在金坛举办的女排、女足、男篮、赛艇等体育赛事,组织女工参加全市“红太阳杯”妇女运动会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比赛,以及重大节日期间的歌诵会、迎奥运千人健步行、万人健身行动;与市老干部局联合举办老年书画展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局组织一支由20人组成的水利代表队参加全市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在20支参赛团队中,我局自编自演的配乐诗朗诵《我们是光荣的水利人》以总分97.6分的好成绩,荣居第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喝彩。该项活动充分展示了水利人的风采,更好地塑造了水利的形象,培养了水利人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水利人的自信心。
六、内外环境优美,内部秩序井然。
“加强环境治理,共建美好家园”是数年来金坛人民一直为之奋斗的主题。水利部门积极投入到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全省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之中,一是把改造治理水环境作为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精心组织实施“清水工程”建设,一方面集中力量突出河道清淤、村庄河塘整治,首先解决水脏的问题,一方面探索河道清淤后的长效管理,工作重心由清淤一次性向管理无止境转移。对全市22条市级河道和85条镇级河道落实了长效管护措施,管护长度达359公里。通过管护,初步改善了水多但景不美的状况,为打造一个真正的山清水秀、蓝天碧水般的枕水城市“水乡金坛”起到了主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积极实施庭院绿化,强调水利工程建到哪里水利绿化搞到哪里,近几年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实施水利工程和庭院绿化,绿化面积就达15万平方米,庭院绿化率达30%,其中丹金闸枢纽、茅东水库绿化面积都分别在4万平方米以上,绿化面积达60%;08年新建成的石桥枢纽,占地40亩,绿化面积就达2.6万平方米,局机关绿化覆盖率也达到了30%。三是加强办公设施建设和管理,全市11个基层水管单位之中,普遍实施旧办公楼和办公设施的更新改造,投入600多万元新建了新浮和海底水库管理所办公楼,水管单位90%配有电脑、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内外环境美观整洁,无脏、乱、差现象。近两年,我们认真组织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和“平安金坛”创建活动;推出以“六条禁令”为重点内容的管理制度;落实了水利目标考核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行业管理规范、队伍稳定、内部秩序井然,全系统连续两年实现“三无”,即无一起违法乱纪受查处案件,无一起集访和越级上访现象,无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等,安定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和谐水利建设。
七、创建宣传有力,让社会了解水利。
宣传工作是创建工作的窗口。几年来,我局围绕创建工作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水利工作亮点强势推进以水环境整治、机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为重点的对外宣传工作,抓好主阵地,唱好主旋律。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对外宣传水利、歌颂水利。07、08年在市、省、部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在《江苏水利杂志》发表论文就达4篇;自办《金坛水利》30余期,对外发布信息300余条,被市级以上录用100多条。水利信息报道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为历年之最,堪称常州水利系统第一。我局信息员蒋建君因此被调任市新闻中心记者,这在常州地区水利行业尚属首例。两年中,内部自办橱窗宣传栏10期,对外送展“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我为奥运做贡献”、“关爱女孩成长”、“世界水日”等板报展11块,对外悬挂张贴各类宣传标语、条幅近百条,举行“节水知识进社区”、“水法宣传到广场”等公益性宣传咨询活动4场,通过宣传,让水利更好地走上了社会,使社会更多地了解了水利。
2008年8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