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市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核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总体目标,着力推进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实施文化小康工程;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实现我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奋斗。
一、全力以赴,查遗补缺,做好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市的一切准备工作
我市于2005年4月正式启动了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的工作,经过两年来各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在具体操作上,下一步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认真总结前段工作,对照全国文化先进市的标准,查遗补缺,逐条创建,同时做好相关台账资料的整理备查,并筹划拍摄《文化金坛》创先专题报告片,使软件、硬件全部落实到位。二是积极做好与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专项对接与信息沟通工作,迎接全国文化先进市的达标验收。
二、把握机遇,多元投入,继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
金沙影城和戴叔伦诗院两项工程——确保年内建成对外开放。金坛图书馆新建项目——年内完成规划设计,并及早投入开工建设。镇(区)文化站建设——尧塘、直溪、薛埠、儒林四镇的文化站要尽快规划设计,尽快开工建设,面积在2000米以上;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的朱林镇文化站,要在4月份完成室内装修,并按照省级标准文化站的功能要求对外开放;金城镇和开发区要以置换的方式,在年内将相应标准的文化站房落实到位,并举行文化站挂牌开放仪式。对于指前镇等已经硬件到位的文化站,要进一步完善运行,切实保证开放服务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三、培育典型,再上台阶,实施新一轮“星级文化示范村”的创建工作
从08年开始,我市将实施新一轮的文化示范村建设——星级文化示范村建设。推进星级文化示范村建设的目的,是在全市157个已建成的文化示范村的基础上,按照我市向高水准小康社会迈进的总体要求,把文化示范村的标准要求,从硬件和软件上再作一个与之相应的提升,使村级文化环境更加优化,服务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并逐步实现在我市所有行政村全面开花。今年,我市创建星级文化示范村的数量,原则上每镇(区)不少于2个,鼓励多创。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和地点,召开“全市星级文化示范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四、提升层次,持久以衡,继续实施文化“三送”工程。
继续组织相关部门和文化团体,认真实施对农村的送戏、送书、送电影工程。具体实施方案是:向全市农村送文艺演出不少于32场(每个镇(区)达到4场);按照省和常州市新闻出版局的有关要求,在全市新建50至60个“农家书屋”,特别向茅山老区和偏远行政村倾斜;对全市157个行政村每月巡送电影1场,全年送电影不少于1800场。各镇(区)文化站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全面配合“三送”工程的同时,运用各种载体自行组织好相应的大中型文艺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顺应农村小康建设的趋向求变求新,着力引导和培植有新意的农村文化消费。在运用活动载体传送文化信息的同时,协助建设农村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组织相关的信息传送和知识培训,努力搭建农村文化活动的新平台和新景观,逐步提升农村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内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的指导,加强各类自主、自发性群众文艺团体的引导和管理,特别关注城市社区老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
五、以点带面,再接再厉,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要组织人力和物力,投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广泛摸清我市文物蕴藏资源的家底。我们将筹备在金坛举办“段玉裁学术研究国际讨论会”,进一步提升金坛历史人文的影响力。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力度,在前两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取得可喜成绩的基础上,要重点做好指前鱼灯、巨村舞龙、柚山放灯节、乾元观道教音乐和老人山祖传骨伤医药等项目的普查、发掘和非遗申报。此外,还将举办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宣传活动,与一部分企业联手对接,共同举办企业文化、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大展示活动,形成“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大声势、大氛围。
六、营造环境,打造品牌,抓好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文化专业和业余艺术人才队伍的培养造就,运用新的人事机制,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办法,录用或引进一些具有开拓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文化精英,充实到文化艺术专业部门和管理服务部门。同时,完善艺术精品创作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成长环境和艺术生产环境,充分发挥金坛的人文优势和名人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一批能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并且为专家和群众共同认可的艺术精品,形成名牌效应。要通过权威推介、社会活动和媒体宣传等途径,不断提高文艺专业人才的知名度,不断推出名人名作,打造出一批金坛的文化艺术人才品牌。此外,在外送人才接受培训的同时,不定期地组织和举办创作培训班,切实提高我市文艺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创作能力和竞争实力。
七、依法行政,服务引导,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
进一步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管理的规范化。要真正落实好告知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积极优化地提供便民服务,大力扶持城乡文化产业。针对文化市场发展的重点,继续与公安、工商、广电等部门联手协作,加大对全市文化经营场所监管的力度和密度。要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密切协调,以校园教材和辅导读物为重点,清理整顿出版物市场,严格规范网吧经营市场,严厉打击黄色演艺行为,通过疏堵结合的管理服务和有效治理,建设繁荣活跃、健康向上的文化市场。
金坛市文化局
二〇〇八年年四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