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外经贸局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紧紧咬定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主攻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扎实开展“又好又快推进年”活动,开放型经济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双过半”。
一、我市开放型经济特点
1. 利用外资持续增长
今年1-6月份,我市新设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项目24个,增资项目7个,减资项目4个,协议外资25782.8万美元,同比减少21.2%;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33932万美元,同比增长127.3%,完成全年计划的62.8%;实际到帐注册外资15226.5万美元, 同比增长63.7%,完成全年计划的 50.8%。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工商登记突飞猛进。6月份单月我市新设新增工商登记外资项目9个,金额达16690万美元;增资项目工商登记4个,金额达9300万美元,兴辉纸业新增工商登记6300万美元,成为我市最大的单体新增工商登记企业。1-6月份完成全年计划62.8%,超过序时进度近13个百分点。
二是外商增资扩股势头明显。1-6月份全市新增外资企业增资扩股项目6个,协议注册外资达4970.2万美元,同比增长87.9%,其中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增加注册外资4800万美元,占全市的18.6%。全市已有资金到位的外商投资企业增资项目15个,实际到帐注册外资7219.2万美元,占全市的47.4%。
三是历年审批今年到帐的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1-6月份,全市实际到帐注册外资中,历年审批今年到帐13433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88%。
四是外资结构和项目质量进一步优化。今年全市新增工商注册外资中,新增制造业项目23616.6万美元,同比增长227%,占全市的69.4%;农业项目6980万美元,同比增长2934%,占20.5%,;全市实际到帐外资项目中,制造业项目11631.6万美元,同比增长114.4%,占全市的76.4%,其中外商缴资超过400万美元的企业有5个;服务业项目1389.8万美元,同比增长6.8%,占9.1%;农业项目1544.1万美元,占10.1%,其中元臣锦项目当月审批当月到帐,金额达1000万美元,为最大单体到帐企业。
2.对外贸易逆中求进。
今年1-5月份我市外贸出口34841.1万美元,同比增长44.1%,完成年计划的48.4%。预计1-6月份全市出口实绩将会跨上4亿美元台阶,达到4.1亿美元,同比增长46.4%,完成年计划的56.9%。一是外贸出口发展迅猛。1-5月份,我市外贸出口超时序进度7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指标在常州市排名第一,增幅高于常州市平均增幅近7个百分点,列常州二市五区第三位。二是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13.1%,占全市出口份额的37.5%,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新材料、机械电子等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出口总量明显扩大,特别是新材料,1-5月份出口9830.4万美元,同比增长358.9%,占全市出口份额的28.2 %,我市出口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贸易方式得到改善。三是规模企业出口支撑作用明显。1-5月份,在158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中,出口实绩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已有6家,其中亿晶光电出口7844.5万美元,成为我市第一个5个月累计出口超五千万美元的企业。
3.外经合作稳中有新。
1-6月份,全市共新签外经合同额7116万美元,同比增长29.3%,完成年计划63 %;完成外经营业额5081万美元,完成年计划53.5%。一是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层次不断提高。今年1-6月份,全市新签外派劳务输出合同2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全市累计新派318人,目前我市累计期末在外人数已突破4000多人。劳务人员分布在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建筑、厨师等行业。二是境外承包工程基地得到了有效巩固和拓展。市建安公司、江苏圣通公司通过多年的合作,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两地市场进一步巩固。今年1-6月份全市共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916万美元,同比增长32.8%,其中超千万美元的项目3个。三是境外投资积极开展,“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我市境外投资总投资已达803万美元,涉及到盐化工、机电、服务业等行业。今年以来我市华盛天龙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健尔康公司两公司又获国家商务部批准,分别在美国、香港等地投资办企业,总投资35万美元。
二、主要工作和做法
1. 注重实效,积极开展科学招商。
一是高频率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组织参加了2.28“接轨大上海、建设新常州”恳谈会活动,自主筹办了“江苏金坛(上海)投资洽谈会”和金坛市民营企业与外商专题对接活动,并开展了欧洲、香港、新加坡、和美国4场境外招商活动,推进了一批在谈项目,获得了一批新的项目和客商信息。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根据我市产业特色以及“十一五”发展规划,制作了最新招商项目手册和08版《金坛市投资指南》,突出“产业链招商”、“企业招商”、“代理招商”的招商思路,通过对企业走访、调研建立民营企业信息名录和项目库,积极引导“以民引外”,同时加强对现有外资企业服务,深入开展“以外引外”,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在招商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实效。
2.突出重点,有效突破外资项目。
一是紧盯 “五个一批”。做好每月 “五个一批” 外资项目的汇总、跟踪和推进工作,认真梳理在手的各类项目,加强了外资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跟踪力度,每周定期与各个镇区主动联系,建立相应报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各镇区项目动态。二是加强对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紧紧围绕“信息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登记、登记项目抓到帐、到帐项目抓开工”等重点环节,建立大项目信息库,千方百计跟踪、服务和推进,促使了元臣锦等一批高质量项目顺利实施。1-6月份全市引进总投资1000万美元项目8个,有力促进了全市外资项目规模提升。
3.加强扶持,积极推动外经外贸。
一是加大业务培训指导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加工贸易政策培训、服务外包专题讲座等一系列培训活动,举办了或协助举办了“金坛对外劳务宣传日”、 “立足香港、面向国际”研讨会、“出口服装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宣贯大会” 等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引。二是进一步加大各类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帮助符合条件企业申报各类扶持资金,增强广大外贸企业宏观政策变化下的发展信心,支持企业“走出去”。今年以来,我们帮助美晶太阳能等5家企业申报进口总额1565万美元的贴息资金补助,帮助常州亚细亚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江苏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1020万元,帮助申请拨付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23万元,拨付“走出去”扶持资金46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三是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快海外市场拓展。积极组织旺达喷灌机、峨嵋动力等有条件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境内外重大专业博览会,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信息来源,促进外贸市场进一步多元化。
4.立足发展,着力创优投资环境。
今年以来,我局始终以“创一流办事环境、树一流服务形象”为目标,通过有效提升软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一是着力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健全了招商引资责任帮办和跟踪服务机制,对引进的项目从立项审批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协调服务,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让外商放心,使外商满意。二是帮企业出谋划策。针对国家土地严控、银根收紧的宏观调控形势,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坚持灵活变通,主动为外资企业出谋划策,提供政策支持和帮助。三是建立外商服务快捷通道。按照“精简、服务、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努力做到在审批过程中“一口清”,“一次清”,首问负责,全程服务,一杆到底。在此基础上,为外资、外贸企业开展了上门服务活动,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为客商服务水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突出优化外资结构,大力实施科学招商。一是积极推进招商活动。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结合各镇、开发区重点产业群,继续紧盯欧美、日韩、港台和国内热点地区,高频率、多形式开展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项招商洽谈会,力争年内引进一批规模大、前景好、效益高的重大项目。二是注重招商选资。围绕做优做强产业,结合我市光伏、机电等优势产业的延伸配套,汽车零部件、焊接、灯具等成长型产业规模扩张,大力引进能够代表我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三是拓展招商领域。在加快利用工业利用外资步伐的同时,坚持“三业并进”,积极推动农业、旅游业、物流业等领域利用外资,争取引进一批影响大的项目。四是创新招商方式。切实抓好代理机构、代理人员招商,同时及时跟踪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意向,实施“以外引外”,开展全面走访与调研,深入开展“以民引外”工作,筛选20-30家具成长性的规模企业,引导其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加速主导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突出加快外资到帐,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主攻重大项目。抓住当前我市环境条件显著改善、项目落户不断加快的难得机遇,围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坚持“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认真分析跟踪国外知名企业,密切关注其投资动向,加强相关背景研究,主动对接,争取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技术含量高的旗舰型项目落户金坛,加速外资规模扩张。二是狠抓项目推进。继续按照“盯项目、赶批办、催到帐”的工作思路狠抓项目建设。做好每月 “五个一批”项目的汇总、跟踪和推进工作,对达成意向、需要重点推进的项目主动牵头协调,促其尽快签约;对各类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组织开展好对接洽谈,力争尽快达成协议;对新批项目明确专人负责,实行全程服务,跟踪办理项目落户所需的各种手续证件,针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千方百计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克服建设中的困难,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实、早投产、早见效。
3.突出提升集聚能力,大力加强载体建设。一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南新区、老城改造和中心镇、农村集中居住点等建设,完善基础功能,增强集聚效应。二是加快开发区建设。加大开发区投入力度,突出开发区引进外资的龙头作用,加大拆迁工作力度,加快区内道路绿化、供电通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有一批在手的熟地,增强承载外资大项目的能力,确保开发区协议注册外资和实际到帐外资增长在全市领先。三是合理规划园区建设。坚持统筹城镇和园区建设,推进“一区三园”联动开发,抓好镇工业集中区尤其是金城镇工业集中区、薛埠镇与朱林镇联建的道口工业集中区建设,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明确产业定位,加大基础投入,完善园区功能,提高园区承载大项目的能力。
4.突出实施“三外”联动,大力拓展开放空间。一是不断提高外贸运行质量和水平。对亿晶光电、艾帛制衣等重点出口企业,强化服务支持,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出口规模。积极引导出口企业大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重点抓好纺织品、机电、新型材料、高新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等企业的结构调整工作,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引导、业务帮带,着力推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能耗低、污染少的商品扩大出口比重。二是推进外经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推动和引导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 “走出去”,拓展国外市场。进一步巩固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两大工程承包基地,积极拓展日本、欧美等高收入地区的劳务输出渠道,寻求合作新领域,努力实现外经合作多元化发展。
5.突出完善亲商机制,大力创优服务环境。一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扎实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创造更优质的开放软环境。二是强化轻商安商工作。对现有外资企业,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细化完善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一事一议政策,促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加强经常性服务,尽力帮助解决外商在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确保各类客商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生活,促进企业加快做强做大。三是有效化解瓶颈制约。继续采取盘活存量、向上争取、提高投资强度等办法,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同时深化银企合作,想方设法缓解项目建设资金矛盾。深入推进“诚信金坛”、“平安金坛”、“法制金坛”建设,努力为外商投资兴业营造安定和谐的环境。
6.突出招商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招商水平。一是引进专业招商人员。结合全市专业招商人员结构,重点引进一批在其他地区从事专业招商经验的专业人员,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招商骨干与精英。二是继续加强现有招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务实、有效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更新、提高招商人员的综合知识结构、业务素质,招商队伍实行 “优胜劣汰”,始终保护好、激励好专业招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快培养一批懂外语、善攻关、会谈判的高素质专业招商队伍。三是继续推进代理招商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开发区、尧塘镇等代理招商的成功经验与模式,重点围绕深圳、上海、浙江及欧美等重点招商区域,精心调整选聘一批代理招商人员,广泛获取各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