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城管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01413953X/2008-00032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建设 体裁分类 通告 组配分类 其他 城管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城管局
生成日期 2008-06-25 公开日期 2008-07-0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三大年”活动,紧密结合城管工作实际,以实现“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年”为目标,大力实施城管“五化战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完善市容长效管理机制,市容环境不断优化美化

  今年年初,在一年一度的城市管理研讨会上,朱德明局长提出了“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年”的工作目标。在2月份召开的春训班上,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和实施“五化战略”的工作举措,制订下发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目标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科室的具体工作任务,完善了考核机制。半年来,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重点抓好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城市容貌更加优美靓丽。

      1.市容管理示范路段创建成效显著。

   今年,我们提出将东门大街西(五角场—北新桥,全长760米)、横街东路(北新桥—九九绿地,全长510米)创建省市容管理示范路活动并依据《江苏省市容管理示范路检查考核评分标准》,出台了《关于市东门大街创建省市容管理示范路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责任科室和执勤管理责任中队,并于3月15日正式向常州市局提出申报;为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在3月18日举行了创建启动仪式,设置了“创建省市容管理示范路”标志牌,制定了市容管理示范路“十要十不要”,发放了“告东门大街(横街)沿街单位和经营户的公开信”;对沿街单位和经营户进行调查摸底工作,签定了市容环卫责任协议书,建立了一户一档;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统一了沿街的门牌号码,完成了东门大街机动车停车点的划线工作,在东门大街、横街及相关节点设置了272个临时停车泊位;组建了由12名执法队员组成的女子执勤组,进行日常的徒步巡查执勤工作;专门建立一支56人的专业环卫保洁队伍,加强对沿街的环境卫生的保洁、非机动车的停放、公共设施的清洗、牛皮癣的清除等工作,清理乱张贴200多处。同时对电话亭和书报亭进行更新,拆除了废弃电线杆。今年6月,东门大街西、横街东路已被命名为“常州市市容管理示范路”,极大地提升了我市主要道路的城市品位。

      2.户外广告管理规范有序

   上半年,我局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共完成户外广告审批500件。从3月份开始,不断加大对户外广告执法力度,从楼顶大型广告、门匾门招、落地灯箱和地名牌广告及过街横幅等各种载体的户外广告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对街道两侧影响市容的大型广告牌进行了拆除,对缺损、破旧以及内容陈旧的广告画面进行整改,对未经批准或设置不规范的予以拆除,共清理破损门头招牌、灯箱40多个,拆除条幅180多条;对户外广告公共泊位进行市场化运作,6月份成功拍卖了市区6座桥梁广告泊位和东门大街第2期候车亭广告泊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城市市容秩序显著改善。

   一是进一步规范占道经营秩序,探索并实施了 “定点、错时、划线”的疏导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强化菜市场周边市容秩序管理。主要是加强了虹桥、北水关和新西门菜场周边的秩序,相关区域执法队员从6:30即开始进行定岗管理,使农贸市场周边的秩序保持了平稳。三是规范机动车辆停放秩序,开展机动车停放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发布公告,向机动车驾驶员发放《温馨告知书》,自4月20日以后,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违停车辆实施定点锁车和移动拖车并举的半强制措施,收效明显。四是对司马坊步行街市容秩序进行了重点管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车辆停放设施,实行长效管理,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4.建筑垃圾管理严格规范。

   进一步加强了建筑垃圾在产生、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各个处置环节的全程监管力度,严格依照建设部《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确定的标准程序要求,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证》,核定建筑垃圾运输的时间、线路、处置场地,实行一车一证制。对主要道路、窗口地带建筑工地、拆迁工地、装修工地的建筑垃圾处置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加大巡查、检查力度,抓好各个环节和细节的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和依法予以查处。与此同时,发放《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通告》、“温馨告知书”等资料,大力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规定及相关的执法程序、处罚标准等,增强建设方、施工方、运输方的法律意识,树立文明施工理念。从工地前期基础工作入手,进行分阶段指导,在施工初期及土方挖掘之前,即与建设方协调,督促他们按照规定硬化工地道路,配置冲洗设施等,切实做好工地的前置管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带泥行驶、抛洒滴漏、乱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待建地块和拆迁工地的监管力度,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设置刚性围档。上半年共办理处置核准手续185件,核发《建筑垃圾处置证》1820张。

      5.各种专项整治工作有效开展

   今年以来,借全市拆迁之势,在金城镇和经济开发区形成高压态势,开展了多次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加大了违法建设治理的力度,把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上半年共强制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0多起,拆除面积计1800多平方米。同时,积极开展户外广告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专项整治及企业周边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专项整治等各种整治活动,规范了我市的市容市貌秩序。从6月份起,对西门大街等四条道路综合整治活动全面启动,我局专门成立了城市道路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粉刷、清洗出新、空调外罩整治工作组、户外广告、公交候车亭更新整治工作组和宣传执法组三个工作组,将按照工程进度分阶段开展整治工作。

      (二)积极统筹城乡环卫管理,城乡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1.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和垃圾袋装化工作继续深入

   今年上半年,我局不断加强农村集镇管理和环卫保洁的指导和督查考核力度,坚持每月进行检查考核。全市各镇按市统一布置,均组建了镇管办和环卫所,建设8T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各1座。目前,尧塘、朱林、薛埠和直溪已建成投用,指前正在调试阶段,儒林等待通电,开发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基础工程已建成,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机制和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全面启动运作,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2.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今年,我们继续加大对现有的环卫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提标改造。沈渎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已完成土地租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6月25日通过了专家组评审,目前建设方案已报政府待批。市城北垃圾转运站已成功改建成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并投入运行,文化垃圾转运站的改造,施工队已进场,愚池、春风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新建项目已报规划局选址,城北、北戴、华苑3座公厕提标改造项目也开始了报批的准备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上半年还投资近百万元专项资金添置了大量机械化运转设备及交通工具。新添小型扫路机6台,电瓶垃圾收集车16辆,高清洁吸污车1辆,装载机1辆,并增添了10辆电瓶车用于一线日常管理和巡查。目前日清扫面积为248.4万平方米,其中日机扫面积为133.2万平方米,机扫面积已超过总清扫面积的50%,机械作业效率有了明显提升,环卫作业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保洁服务“全面覆盖、长净久洁”

   按照“全面覆盖、长净久洁”的保洁要求,不断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日产日清工作,上半年共计清运生活垃圾2.4万吨、清运粪便0.46万吨。继续完善道路分级保洁机制,提高保洁密度和冲洗频率。通过调整作业时间、人员和作业方式,在主街道达到了16小时的无间隙环卫保洁,同时将街道两恻人行道、绿化带、背街小巷、平房区和城中村等全部纳入环卫作业范围,对司马坊步行街、住宅小区和平房区进行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上半年,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组织环卫人员进行了10余次义务劳动,共计100多人参加,对城市出入口、外环道路、未接管路段等进行专项整治,共清除、清运散倒垃圾300多吨。

      4.环卫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整合

   今年上半年,进一步理顺环卫监督检查机制,拆并了督查科,将其职能归并至综合科,以便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加强对环卫基层单位的检查考核,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领导班子带队检查等多种检查考核方式,对不达标部分进行监督并限期整改,极大地增强了环卫职工的工作责任意识,环境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对收费科的人员进行了调整和重新组合,并借调城管执法大队的同志予以配合,同时将3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单位列出来,作为收费的主要对象,集中力量收取。对环卫工程队也进行重组,整合了资源,强化了职能,能及时对环卫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在创建活动中根据需要,能积极调配人手参与突击劳动,同时充分利用吸污车,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创收增加了力量。

      5.城市“牛皮癣”清除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

   上半年,在实行了城市“牛皮癣” 清除城区主要道路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向支道和外环道路推进,城区小区也已清除覆盖到刘家塘、虹桥小区等7个小区,下一步将扩大更多的社区管理范围。

      (三)不断加强执法效能建设,城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1.深入拓宽执法领域,四级工作框架初步呈现。

   全面履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将执法领域进一步深入到市容、环保、市政、园林绿化、公安交通、客运管理以及规划等“8+1”职能领域。上半年,共实施行政处罚1580起,其中一般程序448起,简易程序1132起。为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整合现有执法资源,结合执法现状,在今年5月底对各区域中队的管辖范围及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整,初步形成了协管员定点定岗管理,路段巡查发现问题;正式执法队员调查处理,解决问题;区域中队进行责任管理,包干负责;大队监督考核、指导协调为主的四级工作体制格局。从内部机制上做到了各司其职,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效界定了大队和中队的事权分工,使中队的责任进一步得到了明确,从而理清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效能。

      2.强化督察考核,提高工作效能。

   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一是出台并修订了《大队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将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这两方面进行量化评比,其中业务工作占60分,队伍建设占40分,具体由督查科负责,每月从这两方面对各中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布上榜,以此作为鼓励和鞭策,切实提高队伍工作效能,学先进,促后进,已在各中队之间形成比作风建设、比业务能力、比案件数量、你赶我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实行了《中队业务工作责任倒查制》,包括领导责任倒查、巡查责任倒查、举报责任倒查、办案责任倒查和相互推诿责任倒查五个方面,对局领导、局业务科室发现和指出的问题,对中队进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中队的责任,以切实推动和促进业务工作上新台阶。三是大队建立了督察员制度,各中队都设立了督察员,一般由副中队长兼任,在大队的统一领导下,与督察科配合,共同做好督人和察事工作。

     3.规范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能。

   从理顺执法关系、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健全执法监督、推行执法公开等五个方面入手,以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为最终目标,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典型案例研讨、督察考核、教育培训、民主测评等手段促进队伍规范。加强了中层干部班子的建设,坚持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工作调研,6月中下旬,选派了8名执法大队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常州市城管执法干部培训班及举办了中层干部思想纪律作风整训,提高了中层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开拓创新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加强了全体执法队员的法律知识培训,组织了执法案例研讨、组织业务培训、法律知识考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队伍建设效果,五四前夕,组织了35周岁以下团员青年开展了现场执法案卷制作比赛,评选出了一批案卷制作青年能手,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6月20日,组织开展了协管员思想纪律作风整训。

      (四)不断加大机关建设力度,和谐城管形象充分展现

      1.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

   今年以来,结合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以开展“抓效能建设、提服务水平、创和谐城管”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讲学习、重法律、提素质;讲党性、树典型、作表率;讲服务、展形象、促和谐;讲文明、迎奥运、树新风”四方面的内容,不断创优学习形式,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学习日、周末课堂、春训班、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书记例会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在今年2月举办的春训班上,市委常委王国胜专程为我们作了动员讲话,赵刚超副市长为我们作了春训总结讲话,城管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了洗礼,更新了理念,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确保了城市管理全年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是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在清明节前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祭扫革命烈士墓,重温入党誓词,组织人员参加全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开展以“学习十七大、学习新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和党建知识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3月份开展了“城管宣传服务月”活动,通过设置宣传服务咨询点,集中向市民宣传城市法律法规,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组织对沿街护栏、坐椅、垃圾筒等公共设施进行义务擦洗,塑造了城管队伍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在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中,城管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踊跃献出爱心,共筹集善款4.39万元,交纳特殊党费2.8万元、特殊团费1401元。

   2.健全制度,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在年初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出台了《机关管理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十不准》,严格规范了城管系统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

  二是4月23日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2008年党建工作意见》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等文件,并且局党委与各总支、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强化了各级部门领导和基层组织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制定下发了《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百分考核》,并且纳入了全年城管目标考核,为确保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责任保证。

   3.强化监督,提升城管队伍整体形象

      一是加强社会监督。今年元月,我们聘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行风监督员26人,邀请他们来我局指导工作,通过恳谈会的形式,倾听意见和建议,共谋城管发展。3月份,组织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市民等百名代表分成市容、环卫、执法三个组,开展了“百名市民看城管”活动。运用板报、橱窗展示、队列训练表演、观摩执法现场、参观市容管理与环卫设施设备介绍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市民宣传城管和行政执法工作,并发放民意调查表,主动征求市民意见,了解市民关注的城管热点问题。今年,我们还扩大了城管志愿者的招募规模,志愿者队伍从56人壮大到了100人,增强了对执法队员执法行为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将“城管+志愿,联手创和谐”优质服务品牌做强做大。

      二是加强干部任用监督工作。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认真选拔和使用好干部,切实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同志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在今年选拔环卫处副主任工作中,我们把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标准和要求都亮给群众,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考察方法最终确定了环卫处副主任人选。

      三是及时办理来信来访和提案建议。上半年共受理市民来信和上级批转的信访件10件,及时地为市民群众排忧解难。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我们坚持能办理的及时办、难办理的努力办、不能办理的做好解释工作,今年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6件,政协委员提案8件(含2件协办件), 按时办结率和走访联系率均达100%。6月19日,专门召开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汇报会,向与会的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汇报建议和提案办理情况,切实提高了建议和提案的办理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完成2008年沈渎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建设任务。

   2.通过调整完善、巩固提高、落实长效、创新创优,进一步加大市容环境秩序整治力度,推动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工作跨上新台阶。

   3.将东门大街西、横街东路成功创建成江苏省市容管理示范路,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水平和主要道路城市品位。

   4.积极履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加强执法效能建设。

   5.深化城管干部队伍建设,使和谐城管形象深入人心。

   6.高效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