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金坛市2008年人才开发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三月十八日
金坛市2008年人才开发工作计划
为加快我市人才资源开发步伐,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金坛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现就2008年我市的人才开发工作提出如下计划:
一、总体目标
到2008年底,我市人才资源的数量和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人才总量达到6.25万人,总量增加4100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3.62万人,以实现《金坛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年增长7%和6%的要求,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和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数增长10%以上,达到1500人。各镇(区)人才数量增长比例不低于全市总体水平,其中经济开发区1000人,金城镇800人,薛埠镇400人,尧塘镇400人,朱林镇280人,指前镇280人,直溪镇280人,儒林镇160人,其他500人。
二、人才引进
1、全市人才引进总数超过360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和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数争取突破150人,各镇(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目标为:经济开发区40人,金城镇35人,薛埠镇15人,尧塘镇15人,朱林镇10人,指前镇10人,直溪镇10人,儒林镇5人,其他10人。组织150家以上企业赴西安、北京、南京等地人才市场和院校参加5-6次大型招聘活动。
2、加大海外招才力度。继续组织实施海外人才引进工程和参与常州市第二、第三批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招聘、对接洽谈和项目签约工作。做好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申报工作。结合招商引资工作,组团赴境外开展系列招才引智活动。年内引进海外人才30名。各镇(区)引进海外人才目标为:经济开发区8人,金城镇6人,薛埠镇3人,尧塘镇3人,朱林镇2人,指前镇2人,直溪镇2人,儒林镇1人,其他3人。积极做好领军型海外创业人才和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落户后的政策兑现、跟踪服务工作。
3、制定出台年度紧缺人才专业(需求)目录,加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加大对紧缺人才引进的资助力度。继续开展招才引才的“双十双百”工程,发挥10家高校“人才工作站”的作用,广泛开展对接活动,为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人才培养
1、抓紧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继续贯彻实施《金坛市“133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即到2010年,培养10名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培养30名在常州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和各领域专家;培养300名本市行业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强化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进境外培训,组织规模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赴海外培训,聘请业内专家,知名学者来坛举办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民营企业管理讲座”。提高民营企业管理人才素质。
2、继续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一是为乡土人才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对从事农业、林业、园艺、养殖业、农机、水产、水利等方面的从业人员以及技术示范户、种养大户和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开展乡土人才的职称评审,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二是继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公开选拔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干部。
3、深入实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强化公务员四类培训,坚持公务员“周末课堂”培训特色。根据市“十一五”公务员培训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公务员学历、学位教育。
四、人才载体
1、加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和吸引留学人员以知识、技术回国服务,加快“常州市金坛留学人员创业园”载体建设步伐,完善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来坛创业的扶持政策,为留学人员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集聚效应。
2、积极组织重点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力度,争取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
3、继续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争创人才开发示范镇、人才开发示范企业活动的实施意见》,积极组织镇(区)、企业单位开展申报工作,营造氛围,扩大“双争创”活动的影响,使“双争创”活动升格为带有全局指导性的特色工作。
4、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批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提升职业技能和扩展就业机会。
五、人才市场
1、完善人才市场服务机制。全面开展公益性人才服务,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进场招聘一律免费。认真做好每月5次日常招聘会、四季综合人才交流会、不定期专场招聘会;走出去、请进来,紧密联系人才合作高校,大力引进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所需人才资源。
2、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启动人才服务“一网通”工程,即实现金坛人事人才网与省内以及全国人才网、地市人才网、教育培训机构网站、大中专院校就业网及常州毕业生就业金坛网联合,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提供才市咨询、求职招聘、教育培训等服务。
3、创建有效人才培养机制。围绕制定的《金坛市2008年度各重点产业领域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突出工作重点,2008年所有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工作都将与金坛重点产业、紧缺专业相对接;对于本地的核心骨干人才送出去培养,对在企业工作本科生、在职硕士研究生加大推荐和资助力度。
4、发展人才市场新业务。利用网络、视频、短信等通讯技术手段,开展人事人才信息快捷服务;尝试开展人才猎头服务。
六、政策环境
1、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吸引海外留学人才来坛创业的实施意见》。加大对来坛创新创业海外人才的资助力度。
2、贯彻落实常州市政府常政发[2007]163号《关于加快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做好资助协议的签订和配套资金拨付工作。落实好引进人才的各项待遇,切实支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
3、对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严格执行市政府《金坛市人才开发资金管理规定》坛政发[2003]146号文,认真、快捷审核,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并按约及时拨付资助资金。
上述各项工作是结合《金坛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和当前我市人才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全市各镇(区)、有关部门和人事工作者应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任务,我局和有关部门将在2008年年底对2008年度人才开发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
附:2008年金坛市人才开发指标分解表
二○○八年三月十八日
2008年金坛市人才开发指标分解表
单 位
|
人才总量增加数(人)
|
引进高层次
人才数量(人)
|
引进海外人才数量(人)
|
备注
|
开发区
|
1000
|
40
|
8
|
|
金城镇
|
800
|
35
|
6
|
|
薛埠镇
|
400
|
15
|
3
|
|
尧塘镇
|
400
|
15
|
3
|
|
朱林镇
|
280
|
10
|
2
|
|
指前镇
|
280
|
10
|
2
|
|
直溪镇
|
280
|
10
|
2
|
|
儒林镇
|
160
|
5
|
1
|
|
其 他
|
500
|
10
|
3
|
|
累计数(人)
|
4100
|
150
|
3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