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科技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14138852/2007-00001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科技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科技局
生成日期 2007-01-15 公开日期 2008-05-0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2006年,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线,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切实转变机关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把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贯穿于科技工作全过程,踏踏实实,努力工作,各项科技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2006年科技工作总结

  1.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召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6月16日,金坛市委、市政府成功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我局从5月10日开始承担这次大会的具体筹备工作。为完成好这项任务,全局上下,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连续放弃了多个双休日,分别起草了金坛市委、市政府《关于成立金坛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市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金坛市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聘请专家组评审出了2006年度金坛市科技进步奖28个项目(其中有1项特等奖)、2003-2005年度金坛市科技创新功臣、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共50名,以及2006年金坛市优秀专利发明人20名;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对《金坛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了多次论证,确保了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经过全局人员的努力,及时完成了市科技创新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保障了市委、市政府成功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

  2.项目申报和管理成果显著

  2006年,我局严格按照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要求,结合金坛的优势、重点和特色,深入基层和企业发掘亮点,指导、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单位申报项目。目前,共组织申报常州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67个,争取到上级无偿资助经费1600多万元。其中,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7项;国家级新产品6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21只;国家和省火炬计划项目16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7项;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7家;常州科技计划项目93项;成功申报金昇公司和华钛公司为常州市创新型试点企业 。

  此外,我市华钛公司的“光信息材料用钛茂型可见光引发剂”项目已立为国家863计划项目,目前已进入公示阶段。

  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常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金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金坛市农业科技示范园2家;金坛市科技型农业企业6家。

  3.知识产权工作有声有色

  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认真贯彻实施《金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一是两次聘请省知识产权局领导为800多位企业代表和科技人员举办了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的专题报告会,系统介绍国内外保护知识产权的成效、经验和典型人物、典型案例。二是4月24—26日,在全市城乡10所中小学开展以“未来世界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万人签名活动。三是确定了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等10所学校为金坛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并为之授牌。四是在庆祝第六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期间,在金沙广场开展大规模的广场咨询活动,大力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印发宣传资料2.5万余份。五是授予24家企业为“知识产权工作示范企业”称号。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调动了各行各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主动性。2006年,全市专利申请达到433件,其中,发明类专利140件,占32%,在全省名列前茅。

  4.产学研对接丰富多彩

  2006年,我市的产学研活动接踵不断。一是4月3日,组织40余名企业代表参加了常州市政府-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合作签约仪式暨成果发布会,达成了3个合作协议,其中,华钛公司作为主要合作者在会场上签约。二是4月13日,邀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领导、部分教授一行9人对金昇、康美等企业进行考察。三是5月上旬,组织企业参加2006年中科院科技成果(常州)展示洽谈会上,签订正式协议2份,意向协议8份。四是6月底,成功组织11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到7家企业和单位进行了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社会好评,被清华大学评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工作先进奖”。五是11月上旬,组织企业代表赴南通市,参加了由省科技厅、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及南通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06年军民两用技术与产业化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达成了5项初步性的合作协议。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组织金坛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产学研对接。

  5.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不懈

  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积极参加“三新三争创”、“满意杯”、“优化软环境建设”等活动,争创“常州市文明单位”通过了初评,目前已进入总评阶段。9月份,科技局走进了金坛市“政风热线”电台直播室,针对科技创新,解答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局开展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全局党员踊跃捐赠,向五位贫困学生献爱心,并且为两名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金坛籍学生联系帮扶点,每人每年将从天洋稀土公司和金旺包装机械公司得到无偿资助5000元,确保这两名同学能顺利完成学业。11月份,在金坛市人大对全市软环境建设测评中名列第四名。

  积极贯彻中央、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和成果的宣传,深入企业和农村广泛调研,认真组织撰写调研文章,积极上报政务信息,据统计,在各类报刊、网络等媒体上登载的信息达100余条。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开展“学、做、建”科普活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今年,金城镇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全省开展“学、做、建”活动第二批重点示范镇。

  2006年,我市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从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来看,我市的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于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突出重点、抓出成效。

   

  2007年科技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工作思路

  2007年,我市科技工作的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方针,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围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一主线,不断夯实创新基础、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创新成果,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二、重点工作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1.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创新主体,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突破口,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力军。我们将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争创一批中国名牌、省级名牌以及中国驰名商标。大力扶持和鼓励各类企业自办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投入,积极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申报创建“一站两中心”。根据不同梯次企业的需求,切实解决企业创新的困难,分层次培育一批自主创新的企业群体。我们将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促进其开展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争取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为重点,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壮大,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建立创新型企业认定制度,优先推荐创新型企业申报、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并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确保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继续抓好特色产业升级

  为全面提升我市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走向国际产业链的高端,提高产品附加值,我们将继续抓好四大特色产业的培育和提升。

  一是围绕国家级产业基地-金坛精细化学品基地,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学产业。我们将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金坛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若干规定》,重点支持规模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承担的市场前景好的科技项目。对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实行滚动支持,不断提高工程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的研发能力和工程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二是发挥金坛汽车及配件协会作用,培育壮大汽车配件产业。我们将认真组织《汽车零配件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项目的实施,整合我市汽配企业各种资源,构建企业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市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依靠清华汽车院等研发机构,加强联合研发,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完善产销配套体系,增强系统开发能力,提升汽车配件产业的“国际化、高新化和规模化”。

  三是依托清梳联知名骨干企业-金昇集团,打造纺机产业链。要以创名牌产品、建知名企业为目标,集中加大投入,并辅以持续性的重点关注和支持,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科技开发、装备投入等方面,创造条件,构建以常州棉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注重技术的辐射和转移,带动其他中小纺机企业开发新品,提高质量,完善纺机产业链。

  四是突出常州亿晶光电科技公司的带动作用,打造金坛光伏产业园。要发挥新材料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先导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光电产业,充分发挥亿晶的带动作用,密切关注和准确把握相关领域的技术变化和发展趋势,坚持自主创新,同时加强重点技术的引进工作,精心组织,加强集成,促进光伏技术的开发和转移,推动工业结构向清洁化、节能化方向发展,形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实现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继续加强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完善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和技术交易五大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同时加快建设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增强各类工业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金坛经济开发区、国家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金坛光伏产业园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软硬环境,在政策优惠、行政服务、资源整合、土地开发、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要在开发区内开设“创新园”,专项用于企业和大专院校新建研发机构。对进园的研发机构,在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优惠。

  要继续发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载体的作用,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服务。鼓励支持各地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不断拓展社会化创新服务领域。

  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要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巩固深化我市与清华、北大、南航、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联合,积极开展“高校兴企、科技兴企”活动,吸引高校开展与我市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动相关技术的汇聚和融合;大力推进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使之成为产学研科技成果中试、孵化的重要基地和我市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的领域和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以资产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三位一体”的产学研联合体,加速培育科技项目源,提高成果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推进我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金坛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能力。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网络;二是抓好考核,完善科技进步先进乡镇、先进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是加大投入,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四是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五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5.全力加大科技投入

  一是继续增加政府投入。今年,我市的科技三项经费随着市财政的增加而继续增加,这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距离常州市科技投入“三倍增”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在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在投向上,从以往的一般性投入转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科研基地和科技队伍建设,将科技三项经费主要用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优先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早期投入问题,切实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杠杆效应”。

  二是积极推动企业投入。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优惠政策,促使企业研发投入的总量快速攀升。在现有的科技计划和专项补贴政策中,对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研发活动的经费加大支持和补贴,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高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更多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形成大产业、大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上。

  三是大力鼓励社会投入。积极疏通扩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支持自主创新,为企业的研发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并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更多的创新项目资金扶持。加快建立创业投资风险机制,鼓励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担保机制,鼓励发展民间风险投资公司,吸引社会和境外资金来坛发展风险投资业,使一批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项目和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得到扶持。

  站在“十一五”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清醒地看到,金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转变。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既是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争先,高举创新和服务的大旗,创新、创新、再创新,服务、服务、再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而努力奋斗!


  2007年1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