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常州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全市审计工作,部署2007年审计任务。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很重视,吴市长在会前专门听取了审计部门的工作汇报,并对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求,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们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把2007年的审计工作做好。现在,我代表市审计局讲几点意见:
一、2006年全市审计工作情况
2006年共审计34个项目单位,完成年度计划项目的170%。审计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18350.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核减投资金额2538.10万元;跟踪审计中,建设单位采纳审计建议42条,节约建设资金1058.36万元,防止经济损失2082.38万元,累计为市政府减少经济损失节约投资5678.84万元。移交税务部门查补及罚款入库163.10万元,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案件5起,涉及金额320余万元,提交审计工作报告、论文、信息124篇,其中被有关部门采用68篇,省网络采用22篇。审计工作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年,我局突出开展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以促进加强财政管理为重点,开展了预算执行审计
同级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定审计项目,按照市领导批准的审计工作方案,合理分工,打破科室界线,统一调配、统一处理。审计总金额609246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463万元。坚持“一条主线,三个延伸”。在对市财政局、地税局、金库管理部门进行审计的同时,对教育局、农林局等8个一级预算单位及38个所属二级单位的财政资金及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进行了延伸审计。审计方式进一步改进,实现了与其它专业审计有机结合,对社会保障基金、农村“五件实事”等专项资金开展了审计。
在向政府报送的审计结果报告和向人大提交的工作报告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预算的约束性;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部门的监督管理;建立镇区土地经营收入的管理制度等审计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二)加强镇(区)部门财政审计
去年,我局对开发区、直溪、建昌、茅麓、儒林等镇进行财政收支及财政决算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均作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三)进一步加强专项资(基)金审计
主要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审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效益审计”等,通过审计揭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四)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我局十分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自开展以来多次获得省、市审计部门的表彰。去年12月8日,省6部门联合在无锡召开总结和部署全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工作会议。我局代表审计系统在会上作了《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促进结果转化利用》的经验交流发言,该交流材料又经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转发全国各地,介绍我市经济责任审计的成功做法。
2006年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9个,其中:镇6个、部门3个。提交审计结果报告9篇,共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801万元,账外资金104万元,移送税务部门处理1起,提出整改意见17条。
(五)认真抓好工程建设项目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完成14个项目,在审跟踪审计项目5个、决算审计项目4个。审定工程决算220份,原决算数17612.86万元,由中介机构核减2154.71万元后,经审计,审定金额为13583.49万元,核减额1874.68万元,审计核减率12.13%;同时核减甲供材、甲供水电费663.42万元,累计核减工程造价款2538.10万元,累计核减16.42%;与原结算相比,核减额4692.79万元,核减率26.24%。
去年,继续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招标文件、签约前的施工合同、隐蔽签证、施工方案、预算定价等实施审计,使审计关口前移。审计中,审计人员向业主提出改进建筑管理方面的审计建议26条,节约建设资金1058.36万元,防止经济损失2082.38万元,合计3140.74万元。
(六)督促指导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是我局审计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去年,全市内部审计机构完成审计项目合计804个,审计总金额706306万元,查出违纪金额361.5万元,查出损失浪费81.4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423万元,挽回损失319.74万元,促进增收节支365.56万元,发现经济案件4起,行政处分15人,司法处理3人,提出审计建议246条,完成审计信息27篇、审计论文25篇。
(七)注重审计手段创新。
在审计中,能够运用AO系统进行审计分析、采集审计日记、审计取证材料和审计工作底稿,直至出具规范的审计报告。计算机辅助审计取得新突破,去年我局总结出专家经验6项。在参与江苏省审计厅专家经验评审中,入选江苏省审计厅专家经验库3项;还自己研发了《审定单系统》软件,服务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二、2007年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审计任务
2007年我局将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常州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开展审计工作。
(一)围绕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审计工作。紧扣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三个关键环节,揭示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规范财政行为,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加大财政支出审计力度,通过审计,促进财政支出要加大农业、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通过财政审计,促进依法理财,依法用财,不断提高理财、用财水平,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以促进全面履行任期责任、加强权力制约为目标,继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审计法的规定,组织部的委托,一是对去年结转下来的民政局、旅游局、财政局原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二是对市区划调整后的乡镇领导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还要配合财政局搞好乡镇清产核资工作,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全面履行职责,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三)以促进完善投资体制、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切实加强投资项目审计。根据《金坛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规定,继续加强对我市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今年继续安排对市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市通航河道护岸以及市政府临时交办的工程项目等跟踪审计。通过审计,揭示项目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促进建设单位合法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督促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规范行为,促进从制度上堵塞违法犯罪的漏洞。
(四)以促进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实行和谐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专项资金、行政事业审计和审计调查。
1.根据省审计厅的统一安排开展农村五件实事专项资金审计。一是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建设资金审计。二是教育培训工程专项资金审计。三是农民健康工程专项资金审计。四是农村环境整治工程资金审计。五是农村文化建设工程资金审计。主要是摸清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拨付、使用、管理的情况,反映和揭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其规范管理行为。
2.行政事业审计。一是社会保障资金专项审计。以摸清我市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现状,揭露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完整。二是环保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以促进环保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规范环保资金的管理,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规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促进其加强财务管理为目标,重点审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加强分析研究,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提出加强教育部门及教育经费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对人防办2006年度财务收支审计。以摸清市人防办的真实家底,规范其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促进其加强财务管理。前三项也是全省统一审计的项目。
(五)加强人、法、技建设
一是转变审计理念,增强审计服务能力。加强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善于从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社会群众和被审计单位的不同需求出发,善于从制度上、体制上、管理上、效益上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审计“观察经济运行的眼睛、实施科学决策的依据和推进依法行政的武器”的作用,不断增强审计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是转变审计技术方法。以审计信息化为突破口,以强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为重点,增强审计工作在电子化、电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三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内容,以文化建设为阵地,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全面推进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和谐型审计机关建设,切实提高审计维护经济秩序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