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建设和谐金坛提供财力保障。
雄厚的财政实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金坛的重要保证。地税部门担负着组织征收地方各税收入的重要职责,对于地税部门来讲,组织收入是我们的中心工作。今后五年全市地税收入力争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实际市级税收达16亿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地税工作的根本立足点,紧紧抓住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不放松,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断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增收潜力,千方百计把经济发展成果反映到地税收入上来,努力实现“三个有力提升”:有力提升地方税收的增长速度,有力提升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有力提升地税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建设金坛、发展金坛,不断做出新贡献。
(二)以依法治税为灵魂,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严格遵循“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和防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和法规,认真落实税收实体法,深入贯彻《税收征管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推进政务公开,确保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与此同时,要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按照“三个服务”(即:地税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税干部为纳税人服务、地税机关为征管一线服务)的要求,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税收环境,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培植税源,有效增强地方税收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壮大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三)以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税收管理水平
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就是要以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在“精”字上作文章,在“细”字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管理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责任精细化、管理方法精细化和管理手段精细化。按照依法、精简、效能、统一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能,建立一个业务规范、流转顺畅、环环相扣、协调配合的管理运行机制。牢固树立“税源管理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强化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努力加强计划管理和收入分析,积极开展纳税评估。抓住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单项税种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和重点税源监控管理。深化行政综合管理改革,深入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全面推行质效管理,促进管理效能的提升。
1、加强营业税管理。认真落实“四统一”工作原则,加强对重点工程营业税征管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制订的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办法,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项目管理,全面规范建筑业营业税以及其他地方税的征管;继续落实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的各项措施,认真总结征管工作的经验,加强部门协作,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对营运车辆的地方税管理;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饮食、娱乐业、广告业等行业税收的管理。以落实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要求为突破口,协调市财政、建设等主管部门,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二手房交易、个人房屋租赁的地方税管理,完善实施方案,促进房地产业地方税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2、加强所得税管理。在企业所得税管理方面,一要加强协作,妥善处理好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划分的问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止税源流失,确保企业所得税收入稳步增长;二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汇缴方式,大力开展汇缴辅导和培训工作,优化服务,着力提高纳税人自核自缴能力,全面提高汇算清缴质量;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稳步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四根据企业规模、纳税信誉等级、征收方式等,实施分类管理。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方面,一是全面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管理,按照“一户式”储存的要求,建立完整、准确的纳税人档案;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在自行申报、建立档案、税法宣传、代扣代缴、专项检查、案件稽查等各征管环节中,根据不同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质量;三是继续推进对税源的源泉管理,认真落实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的制度,对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收入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建立起有效的个人所得税交叉稽核体系。
3、加强其他地方各税管理。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税收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与土地资源相关的各税费的征收管理,对长期不用的土地加大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的调整力度;加强房产税的管理,完善经营性房屋税收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土地增值税的征管力度,落实强化土地增值税的征管措施;加强印花税管理。二是配合上级局做好物业税出台前的各项调研,在物业税出台后,认真贯彻落实。三是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合作,强化车船税管理。四是加强与国税部门的联系与协作,研究制定城建税管理办法,努力做到城建税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同步增长。
(四)以深化征管改革为主线,不断创新税收管理机制
1、积极推进征管改革。围绕新一轮征管改革的目标要求,不断完善征管体制,转变征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健全岗位职责,加强税源监控,降低征纳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税收管理提供现代化手段,着力解决由于技术性因素而造成的管理失控问题。要在税源管理、征收管理、稽查管理及内部执法责任追究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实现征管数据的集中处理和信息共享,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人为因素而带来的管理混乱问题。同时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上突破和创新,使之与现代化管理手段互相适应、互相促进。
2、加快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办税服务厅建设,全面实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完善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进一步拓展办税服务厅的服务功能,构建电子税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纳税服务的效率和层次,加强纳税服务公共设施的建设,以服务设施的改进来体现“以纳税人为中心”的观念的落实,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
3、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全力推进信息一体化、提高税收效率和优化服务为目的,依托计算机广域网,建立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抓好网上报税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税库银联网等内部统一门户的建设和完善,积极配合省局和常州市局做好数据大集中工作,全面实现与省局、常州市局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对接。对现有网络进行加固和扩容,延伸纳税服务空间,提供更为稳定、快捷、高质量的网络平台。
(五)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锻造正气和谐的地税队伍
1、加强干部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思想道德、廉政和法制纪律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构建多层次、大规模、规范化、高效益的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加强各类人才建设,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不断提高地税干部职工的精神境界,增强综合素质,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税收事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地税干部职工的“四个能力”,即勤奋学习的能力、勇于实践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廉洁自律的能力,在全局营造一个学有所用、任有所长、人尽其才的良好发展氛围。以抓好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领导班子建设,使之成为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廉洁型班子,全面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地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地税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理念武装人,以健全管理机制激励人,以和谐创业目标鼓舞人,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广泛深入开展以“为税清廉、文明执法、诚信服务、团结协作、敬业奉献”为基本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着重抓好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工作,促进地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行政管理由粗放管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的嬗变,达到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敬业精神、弘扬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环境、激发工作动力的目标。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明确的责任机制。明确领导责任,分解部门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地税干部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贯穿到对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创新教育形式,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三是建立健全廉政保证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执行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等制度,落实总局关于税务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和“六条禁令”,不断规范从税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