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市政府年初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采取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学习宣传《决定》的浓厚氛围
中共中央《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计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我们将学习宣传《决定》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来抓,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实际,科学制定系统的学习宣传计划,广泛深入开展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活动,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决定》的热潮。通过将《决定》纳入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依托各级党校、人口学校等阵地,采取培训班、报告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各级党政领导及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决定》精神。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组织做好《决定》精神的宣传和对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新闻报道,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等有效载体,深入基层、家庭进行宣传,使《决定》精神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有利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加强基层基础,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我们针对镇区划调整的新形势、新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强基础、促转化、上水平”的管理规范年活动,重点在各镇(区)、村(居)组织开展“三清三核三看”专项活动,10月底整个专项活动顺利结束,达到了预期目标。机内信息进行了大更新,共新增信息5404条,注销信息8275条,变更各类信息34847条。避孕节育措施的核对及转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共有2472名育龄妇女转化落实了长效避孕措施,长效措施落实率大幅度提升。同时,在镇区划调整后,我们积极与各镇(区)党委政府沟通,保持了镇村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稳定,并按常住人口的规模配备了各级计生专干。切实加强城镇社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网络建设,每一个社区都配备了一名计生干部和相应的计生协管员,全面加强基层基础。
(三)深化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
我们以推进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项目市建设为动力,切实加强婚育文化阵地建设,在市九九宾馆西侧建设生育文化园区,竖立了一座公益雕塑和四块艺术型宣传牌。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载体,充分利用市科普宣传周和“三下乡”活动,制作宣传版面12块到各镇、村宣传,发放人口计生科普知识卡片8000多份。积极组织17幅摄影作品参与省、常州市“婚育新风摄影竞赛”,其中3幅获省佳作奖,并刊登在画册上。为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知名度,今年我们在全市出台了政务信息、宣传报道考核办法,有效地调动了全市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人口计生》内部刊物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年内完成了三期《人口计生》内部刊物。
(四)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法治化
深入开展便民维权活动,简化办事程序。根据《行政许可法》和《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按照我市目前照顾再生育的审批时限要求,个人申报到发给生育证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时间。改进办事方式,各镇(区)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便民服务联系卡”,提供服务热线,做好上门服务。推行“阳光计生”。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内容,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今年我们在全市推行有奖举报制度,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保障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设“诚信计生”。认真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认真做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奖励扶助对象的调查摸底,为即将推行的特别奖扶制度提供准确的依据。为方便、快捷地为公民办理计划生育相关事务,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市在常州市率先进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便民维权工作平台试点。同时,结合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在全市积极开展争创“十一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模范、先进镇(区)、村(居)活动,以全面提升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内涵质量。
(五)推进“世代服务”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按照 “十一五”期间将市站和全市乡镇服务站建设成“世代服务”机构的规划,今年市站和金城镇服务站已按照“世代服务”机构的理念要求逐步建设到位,投入10万元新添了双目显微镜、电子阴道镜、微波治疗仪、自动尿液分析仪等,提高了装备水平。拓展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市计划生育指导站在做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公共型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面向家庭和群众需求的特色服务项目,4月份主动联系聘请南京家庭保健方面的专家,对站内闲置用房重新布置,开设了“家庭保健园”,开展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家庭保健项目,满足更多育龄群众的需求。开发了“金坛市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中心世代服务信息系统”,整个信息系统突出强调加强管理、控制成本、绩效考核环节,与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对接,直接采集大系统中的育龄妇女信息,并且可以自动生成来站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以保证对象长期连续的动态服务,目前已经正式运行。加快推进优质服务系列工程。在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中积极与卫生部门协调,争取到中国宫颈癌防治项目组的支持,他们派专家携带先进的设备在我市的直溪、尧塘、指前进行了试点,对检查出的疑似对象当场采集标本送北京进一步确认,对确诊为宫颈癌的对象帮助联系专家治疗,并给予经济补助。广大群众积极参检,截止到10月底参检人数达32587人次。以“幸福使者”行动为抓手,市站为128对新婚和照顾再生育夫妇开展优生托体(TORCH)四项检查,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按照省人口计生委和卫生厅《关于组织全省乡镇计生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人员参加乡村医生培训的通知》精神,积极与卫生部门协调,制订实施方案,精心准备教材,严格挑选老师,组织市镇所有技术人员参加了相关培训,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8名乡村医务人员的带教、考核和领证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六)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
为积极开展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示范县(市)创建活动,努力促进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我们已争取到在市计生指导站增设金坛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站,并专门配备了1名全额拨款事业性质的人员,为全市建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机制,形成分工负责、整体联运的部门协作机制奠定了基础。今年,我们还修改完善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中,加强考核。继续在全市开展以“牵手小使者、服务新市民”为主题的活动,推行“一站三箱式”管理服务模式,为外来育龄妇女免费发放《新市民服务卡》5000多份。积极实施关爱农民女工生殖健康综合防治工程,市镇两级计生部门投入14万元,为2219名外来农民女工免费开展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检查,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为丰富流入农民女工的生活,切实为她们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我们在金城镇试点建立农民女工活动室,活动室集培训、学习、娱乐多种功能为一体,定期向辖区内农民女工免费开放,受到了她们的普遍欢迎。
(七)不断改进信息系统,提高人口计生服务质量
为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推动作用,2007年我市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在现有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设计了《金坛市计划生育委托服务信息系统》并投入运行,对市内大量镇、村间流动的育龄妇女进行跟踪式全程服务,有效杜绝了镇际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目前已发出委托信息741条,反馈信息738条,其中接收委托429人。该系统的运行得到了省、市人口计生委领导的高度肯定,现已在常州市范围内推广运行。同时,针对原村级随访服务项目内容复杂,每月服务信息提示的打印任务重,牵扯基层过多的工作精力的情况,今年我们邀请专家重新规范合并现有服务项目、服务流程以及服务记录,设计了新的软件,此软件自5月份运行以来,极大地减轻了基层工作压力,真正提高了服务质量。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尤其是镇区划调整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仍然艰巨,人口计生队伍结构与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不相适应,新出生的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二、2008年的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化优质服务,强化依法行政,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保障人口安全,推动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零增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优质服务率达85%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达85%以上。
总体思路:贯穿一条主线,完善两套机制,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强化五大措施。
“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将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线贯穿始终,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完善两套机制”,就是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建立健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和协调机制;落实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突出三个重点”,就是突出文明执法,依法行政这一重点,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突出优质服务这一重点,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创建省“世代服务”品牌机构的步伐,提高育龄群众的满意度;突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个重点,大力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抓好四项工作”,就是努力抓好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抓好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数据分析,促进科学决策;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平衡发展;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全市整体工作水平。
“强化五大措施”,就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力度;继续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兑现奖惩,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加强对城镇违法生育人员的专项治理,依法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使现行生育政策得到落实;继续广泛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延伸到村、组和企业,不断完善行风评议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计生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改善队伍结构,通过岗位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计生干部队伍综合协调、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的能力,保证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金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07年12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