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发改局 > 规划计划 > 内容
 
信息名称 关于下达全局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索引号 014138828/2006-0002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体裁分类 通知 组配分类 其他 发改局 规划计划
文件编号 坛发改字[2006]026号 发布机构 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06-04-06 公开日期 2008-03-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下达全局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关于下达全局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坛发改字[2006]026号
    2006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实施的头一年,我局将围绕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据我局的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我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继续努力。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为推进金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文明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根据这一思路,确定2006年全局重点工作要点如下:
 
    一、全力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新发展(分管领导 贺美华  承担部门 综合科)
 
    1、组织落实我市2006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力争按时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和“十一五”规划的年度目标,科学合理地提出2006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做好目标分解落实工作。
 
    2、积极促进我市优势产业辐射带动。处理好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围绕我市目前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如盐化工、氟化工、金城镇服装、河头油泵油嘴、水北密封件、儒林“6501”和精密土木工程仪器、尧塘光伏园等在国内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行业,继续保持关注和跟踪,在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加强引导和行业指导,积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强化品牌培育,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升级延伸,做优做精产业相关产品,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产业特色。
 
    3、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的监测和分析,当好决策参谋。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两个率先”目标,按季度加强对全市国民经济进行预警、预测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动态,科学预测经济发展走向,特别是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研,提出合理建议和应对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考。
 
    4、深化目标导向,科学合理地做好目标管理工作。围绕2006年政府中心工作,制订并完善2006年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力争公平、公正、合理,能够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能够更大程度上促进加快发展、协调发展。
 
    二、全力促进我市固定资产有效投入的新增长(分管领导:葛惠明,责任科室:投资科、重大项目办)
 
    2006年是 “有效投入年”,我们要遵循“十一五”规划,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发挥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大有效投入力度,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力的支撑。
 
    1、落实全市固定资产年度投资和引进内资计划,及时分解下达各镇区、各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按期做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调查,掌握投资运行动态,提出合理建议。
 
    2、做好全市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查、批准工作,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继续严格审批程序,探索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并开展试点;对企业投资核准项目从方便投资者出发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企业投资备案项目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运作效率。
 
    3、加强对拟建、在建项目的管理,对当年新批的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立跟踪档案,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掌握投资进度,做好协调工作。
 
    4、进一步完善引进内资考核办法,使之更切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全力促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分管领导:葛惠明,责任科室:投资科、重大项目办)
 
    1、进一步完善各项规划并组织实施。一是努力提高储备项目的质量和水平,遵循产业政策、依据我市资源和产业优势,着重在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市场建设等领域编制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大力推介招商项目,发展金坛经济。二是进一步核实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及时储备和更新盐化工产业基地和光伏园规划中的项目,围绕规划和项目强化招商手段,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积极部署项目落实工作,对照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跟踪和服务,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2、全面准确编制好2006年重点项目安排,并加强跟踪和服务。
对目前已经排出的2006年173个重点项目加强跟踪核实,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强拟建、在建重点项目管理,研究制定《全市重点项目考核管理办法》,定期跟踪调研,及时进行重点项目运行分析。二是积极开展重点项目申报与协调服务,针对我市一些需要向上申报的重大建设项目,积极主动配合投资业主和相关部门,抓紧一切可能机会,尽最大努力为项目建设创造机遇。
 
    3、积极扶持和支持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和优秀项目。千方百计抓好初定的八达养殖、茅山旅游休闲、120吨真空制盐、氟化工工业园、光伏园、神力塑业、舜天物流园等2006年常州市考核的7个重点项目和初步排出的173个重点项目,开展季度分析和半年度形象进度分析活动,提出建议方案,促进有效投入。
 
    4、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服务。一是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是进一步做好向上衔接工作;三是进一步反映问题、加强协调,解决企业和投资者在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
 
    四、全力促进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迈出新步伐(分管领导:翁生林、宋罗粉,责任科室:服务业科、产业科)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管和服务,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定期对龙头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进行监管和分析,加强政策研究,做好向上衔接工作,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强,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合理安排好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认真组织农业项目的储备,做好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鼓励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业展销会、农业项目洽谈活动。
 
    发挥规划导向作用,加速服务业发展步伐。一要积极协助市政府召开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掀起全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高潮。二要充实完善服务业总体规划,抓好服务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加大规划和组织推进力度,有效促进长荡湖水产品市场、翔天汽车城、服装市场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四是积极落实省市扶持政策,选择茅山茶叶市场、尧塘公路花园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向上争取扶持资金。
 
    五、全力促进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取得新进展(分管领导:葛惠明,责任科室:体改科)
 
    一是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做到合同化、权证化,重点抓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二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改制后债权人、职工、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三是推进粮食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和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育粮食市场主体,以招投标的方式改革完善国有储备粮管理体系。努力促进完成建安总公司、一建公司的改制工作。四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卫生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燃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领域分类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快改革进程。五是研究出台上市优惠政策,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工作,推动企业上市。
 
    六、全力促进全市诚信建设、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分管领导:贺美华,责任科室:综合科)
 
    一是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组织实施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程,开展网上市级公文通知传输试运行。逐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力推进各部门网上互相收发文,协助各单位建立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努力缩短实施双轨运行到网络化管理的过渡时间,力争与常州保持同步。二是出台全市信息化项目目标管理办法,协调和推进各单位的信息化项目实施,积极申报信息化扶持项目,把信息化办公室的职能落到实处。三是丰富完善各级政府网站。进一步增加和完善宣传金坛特色、体现政务公开、方便为民服务的栏目和内容,增强市民与政府的互动效应,对部门、镇区网站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发挥中心网站的示范导向作用。四是进一步深化诚信金坛建设成果。及时总结三年“诚信金坛”建设成果,深入开展诚信建设先进单位、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评选活动,强化“质量兴市”意识,加强“信用金坛”建设。编制完成《金坛市“十一五”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纲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七、全力促进机关各项工作再创新水平(分管领导:翁生林,责任科室:办公室)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把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为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在较高平台上既快又好地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是进一步完善局机关学习制度,继续加强 “学习型”机关建设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局机关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规范高效管理, 强化机关效能建设。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继续做好项目储备、审核、跟踪服务和产业化、信息化推进工作,强化 “服务型”机关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强金投轻工发展园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招商入园、引企入园、引资入园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使之按计划顺利推进,尽快产生效益,确保局内部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的进展,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内外资任务。五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行政行为,继续加强“廉洁型”机关建设。六是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 继续加强“合力型”机关建设,努力把发改局建成人人思进,气氛和谐,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战斗集体。
 
 
特此通知。
 
 
 
 
                                   二00六年四月六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