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全面实施文化工程 加快建设文化金坛
索引号 014139011/2006-00037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文化广电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06-12-30 公开日期 2008-03-0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全面实施文化工程 加快建设文化金坛
 
全面实施文化工程 加快建设文化金坛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目标管理,认真实施既定计划,全面推进文化工程,文化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队伍建设措施扎实

  2006年,我市文化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为了确保各项既定工作目标任务的实施和完成,我们加大了文化系统的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力度,着力营造一个和谐上进的内部环境。主要表现在:

  一是注重自身建设,主题学习和主题教育坚持不懈。按照市委学习的总体部署,局机关和各基层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拓展学习平台,分别组织学习了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内容有: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和有关自主创新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及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江苏的决定》,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大讨论以及机关工作人员文明守则教育,局党组和各基层党支部还开展了“遵守党章、执政为民”的主题教育。通过一系列的主题学习和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系统的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

  二是激活创新机制,中基层班子和骨干队伍呈现活力。我们通过业绩考评、民主测评和综合测试等方式,从政治素质、思想作风、业务能力和廉洁自律等多方面,对各基层班子成员和部分后备骨干进行了一次客观公正的全面考察。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对部分基层单位的班子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充实,提拔任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增添了新鲜血液。一年来的情况表明,经过调整和充实的基层班子运行良好,工作起色明显。

  三是强化农村队伍,镇(区)文化站长的工作能力正在提高。在与全市各镇(区)党政部门不断沟通和协调文化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对文化站长的联络和辅导。采用输送培训、巡回检查、交流碰头和工作会议等形式,增强镇(区)文化站长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提升他们的业务工作水平和活动能力,并制定了科学的量化考核措施,从而保证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

  二、阵地建设稳步实施

  今年以来,我市的一批文化阵地建设项目和亮点工程继续稳步实施,有

  的已经投入运行,有的正在开工建设之中。其中:

  1.由我国当代著名建筑大师齐康院士精心设计、投入1000多万元的华罗庚纪念馆新馆已经顺利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华罗庚夫妇骨灰迁葬仪式和开馆仪式,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中央和省内外数十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产生了我市文化建设史上空前的巨大影响,目前已接待近万名参观者。

  2.民俗风情苑工程已经完成三幢徽派古民居的建设,另有两幢正在建设之中;

  3.金沙影城建设项目有了进展,已于9月下旬正式开工;

  4.新创文化示范村15个(全市147个行政村目前已创建125个);

  5.社头镇文化站作为江苏省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的试点单位之一,投入400多万元,已于今年元月26日建成开放,目前运转情况良好。其建设的标准、质量和运行模式,成为全省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亮点工程,已接待了省内外和国家级的许多媒体及参观调研者。

  三、群文活动强势推进

  一年来,我市群文工作继续采用城乡互动、文企联手、异地交流等多种

  形式,活动频繁,内容丰富,形成了涉面广、影响大、效果佳的良好势头。

  1.各类大中型活动彰显特色,其中,全市规模的“庆元宵舞龙大赛”,激活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团队;“金坛溧阳书法联展”、“宜兴张志安书画展”和“周蕴华山水画新作展”等,都为文化艺术的异地交流开辟了好的途径。

  2.配合我市新三城同创和各项中心工作,在城镇社区组织大型广场文艺演出30多场次。

  3.为进一步营造农村文化氛围,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品位,我们在“文化乡村行”和“文化进社区”活动的基础上,启动并实施了“文化百村行”工程,组成了6个文艺分队,以全市157个行政村为落脚点,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内容,发掘和整合农村及社区的文艺资源,进行巡回联动和互动演出。目前,已经完成了100多场演出,观众达10万人次。

  4.举办、承办各类艺术展览18期。举办各类艺术培训20多期(班次),接受培训近2000人次。

  5.九月份在南京成功举办了“追寻雪梅足迹,弘扬高尚师德”系列宣传活动,该活动由电视连续剧《殷雪梅》开播仪式、“永远的雪梅”书画展和大型儿童剧《永远的雪梅》汇报演出三部分组成,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省文化厅联合发文号召全省广大师生认真组织观看大型儿童剧《永远的雪梅》,这在江苏是绝无仅有的。

  四、艺术创作硕果累累

  1.文化系统业务人员发表(入选、展出)各类艺术作品和论文90多件,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的21件,获国家级奖项的7件。陈羲的书法作品分别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和入选“中国书画青年百强榜”,祝柏华、翟利华等创作的舞蹈《挑》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银奖,叶林生创作的故事《青山绝啸》荣获第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故事大赛创作金奖。

  2.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文学作品集1部(故事集《人在江湖》)。

  3.完成了金坛刻纸奥运长卷的样稿创作。

  4.经过加工打磨的大型现代儿童剧《永远的雪梅》,在上海市第六届儿童剧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三名演员获观众评选的“我最喜爱的演员”奖。

  五、剧团演艺绩效喜人

  经过改革和改制后的剧团,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发展之路,经受了市场竞争、人才紧缺和环境制约的种种考验,不畏艰难,诚信服务,勇闯市场,在困难条件下取得了令人乐观的骄人成绩。今年在常州、上海、苏州、南京和广东等地,大型儿童剧《永远的雪梅》演出433场,总演出场次已达到540场,其中,在武进剧院,还创下了37天演出146场的历史新高。5月底,剧团凭借《永远的雪梅》第三次演进了上海大剧院。市场开拓不仅使剧团和演职人员获得了可喜的经济回报,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中国文化报》于3月27日和4月3日两次以显著位置对我市剧团作了宣传报道。9月初二十一个教师节前夕,《永远的雪梅》作为“追寻雪梅足迹,弘扬高尚师德”系列宣传活动内容之一,赴南京汇报演出。该剧已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省文化厅联合发文,明年将在全省巡回演出。

  六、影剧事业克难求进

  今年以来,影剧总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金沙影剧院被拆除,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办公楼及9间临街门面房被无偿拆除,切断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在阵地紧缩、经济来源匮乏的情况下,他们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抓,在做好节假日、大片和重点片组票放映工作的同时,积极为一些企业单位策划搞好宣传活动,并开展了为期50天的“优秀电影进社区”公益放映活动,在紧锣密鼓的运作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组织、宣传、人员三联动,片源、区域、场次三到位,效率、效果、效益三体现;放映公益电影140多场,受教育观众达35200人次。为使广大学生远离网吧、远离不健康的娱乐方式,还认真策划实施了暑期学生电影展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一致好评。

  七、图书服务运行良好

  图书服务作为文化窗口,改善环境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了对社会的交流,拓宽了对社会的服务面,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能。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4万多人次,图书外借5万多册次,建立馆外业务辅导活动单位9个,并举办了“迎新春智力大冲浪”、第七届“六一杯”少儿书画展、“红读”征文和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各种大中型活动5次。此外,配合常州市新闻出版局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在茅麓镇致和村、仙姑村、石马村建起了三个藏书达2000册的“农家书屋”。同时,实施警民共建,先后与金坛武警中队、金坛消防大队和东港武警部队等单位达成共建单位,提供图书服务。这些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八、文博、遗保形成声势

  博物馆及新落成开放华罗庚纪念馆,以严格的管理、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已成为金坛对外交流的重要城市名片,成为青少年和市民重要的德育教育基地。

  金坛参与发掘的茅山区域周代土墩墓群考古成果,入选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原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星村人类文化遗址”,经过多年来的发掘和宣传,今年已被列为已经国务院批准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三星村人类遗址”这张城市名片正式走向了全国。同时,投入90万元,完成了龙山塔(60万元)和庄城桥(30万元)的维修工程。

  今年,我们将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摆上了更重要的位置,投入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普查申报工作,金坛抬阁、董永传说、谈庄秧歌灯、金坛刻纸和金坛封缸酒5个项目,已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九、文化市场疏堵有序

  加大了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分别举办了网吧、歌舞厅、游戏厅等经营业主培训班,对经营业主进行法律法规培训7次,受培训对象500多人次,并逐一签定了守法经营责任书。此外,利用成立行业协会等形式,辅以必要的行业自律和约束机制。同时,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手协作,开展“百日整治集中行动”,进一步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及时严厉地查处了一批违规经营个案,共处罚违规经营户21家,吊销证照4家,有效遏制了文化市场的违规经营现象。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们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照建设文化江苏、文化金坛和创全国文化先进市的要求,今后的任务还很重,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我们加以解决。一是相关的学习教育还不够深入、系统,内部的作风素质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文化系统改革的一些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转变;三是文化活动还缺少有创意、有亮点的载体和内容;四是艺术创作的氛围不浓,精品不多,缺乏后劲;五是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推进力度还不够。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在的措施。

金坛市文化局

2006年12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