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卫健局 > 规划计划 > 内容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金坛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33899166-5/2006-00014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体裁分类 通知 组配分类 卫健局 规划计划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卫计局
生成日期 2006-09-05 公开日期 2008-03-1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金坛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金坛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各镇(中心)卫生院: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卫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市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我局特制定《金坛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九月五日

  

  金坛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卫生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关键时期。为实现我市卫生科教“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在“十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常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前三个周期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特制订金坛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我市卫生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及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成立了金坛市卫生系统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进一步规范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医疗卫生单位也相应组建了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并按常州市修订的项目审批、学分授予、评估考核、档案管理和远程网络教育管理等规章制度执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举办常州市级继续医学项目5项;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每年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二十余次;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级学科的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学分的达标率达到52.9%;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已纳入各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成为各医疗卫生单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体状况较好,但是,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乡、单位、学科之间差异较大;二是有的单位对继续医学教育认识不到位,部分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性不明确;三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与卫技人员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结合还有待加强;四是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培训条件较薄弱,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教兴医”和人才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全面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努力为我市培养一支适应21世纪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队伍。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不同学科间的继续医学教育发展,逐步缩小发展的差距,实现全市均衡协调健康发展。针对我市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在管理和质量上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制定的目标。

  (二)分类指导,统一管理。正确把握全市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形式,针对不同专业卫技人员,在保证教育内容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做到工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统一领导、业务管理统一规范、信息服务统一高效。

  (三)改革创新,讲求实效。坚持开拓进取,勇于改革创新,针对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建立科学、规范、先进的继续医学教育运行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以学习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质量和效果。

  三、总体目标

  我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巩固“十五”成绩的基础上,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体现继续医学教育效力,开拓继续医学教育新领域,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和培训效益;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符合我市实际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以适应和满足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与卫生技术人员学习提高的需要。

  (一)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巩固和保持100%的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级学科覆盖率保持100%;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学分的达标率市属单位达到90%、镇(中心)卫生院达85%。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扩大远程网络继续医学教育领域,力争到2010年全市实施计算机网络管理。

  (三)建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评估制度,每年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省、常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完成率100%。

  (四)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全科医学知识培训覆盖率100%,考核合格率>90%。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造继续医学教育的良好环境

  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事业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改革与发展中重要地位、作用的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和卫生技术人员“科教兴医”的意识,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逐步使卫生技术人员树立“只有终生教育,才能终生执业”的观念,真正把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转变成自觉的行动。

  (二)完善制度,改革创新,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规范管理

  不断完善和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创新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建立起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运行机制。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强化各个工作环节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评估指导和项目活动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三)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丰富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加强传染性疾病防治、重大疾病控制、社区卫生,医德医风、卫生法律法规、“四新”内容等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各种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和条件,建设高质量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协调沟通,发挥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学术团体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积极发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和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独立主办更多高水平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使更多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就近、方便地参加和学习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

  (四)面向基层,分类培训,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要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放到社区。把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纳入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中,按照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管理人员、业务技术骨干人员、普通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的规范化系统培训,开展针对性强、效果明显、适宜推广的技术,不断提高现有农村卫生人员的素质。依托常州市全科医学理论培训和社区培训基地,完善城市社区全科医学培养体系,规范全科医学管理,积极组织开展面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市基层卫生队伍的整体水平。

  (五)科学评估,强化激励,扎实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需要有一整套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务真求实是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关键。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考核、登记和评估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定期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对审批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培训活动的落实和教学质量,坚持项目严格办班、严格考试考核、规范学分证书发放。要认真落实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完成情况与其考核、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相结合的有关规定。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情况和计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不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注重研究,加强合作,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水平

  针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通过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研讨会、学习考察、课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法律、政策、方法和手段,提高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各级相关管理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真正把继续医学教育的效力落实好,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七)建立机制,多方筹集,保障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的有效投入

  建立费用分担机制,采取多渠道筹集,多方共同承担的方法。政府承担对人才培养的部分经费,增加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引导性投入;单位是继续医学教育投入的主渠道,要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投入上向继续医学教育倾斜,每年应当在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单位职工继续医学教育;卫生技术人员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继续医学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应当承担部分费用;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各界多方投资继续医学教育,逐步建立继续医学教育资金筹集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经费的使用效果,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