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金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金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按照常州质监局确定的“锐意创新谋发展、依靠改革创新路、贴紧经济抓融入、保国安民牢记心”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从源头狠抓产品质量,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质量技术监督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安全监察以及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质监事业的与时俱进,为金坛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建设“诚信金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紧抓质量中心工作
质量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今年,我局贴紧地方经济,发扬开拓创新精神,积极开展“质量诚信”活动,实施名牌战略,全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从源头抓产品质量的提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大力开展“质量诚信”,深入实施名牌战略。
年初,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诚信金坛”的要求,在全市生产、流通、服务企业内开展“质量诚信”活动。为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组织召开了全市“质量诚信”活动动员大会,制订《关于开展质量诚信活动的实施意见》和《金坛市质量诚信单位考核细则》,并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质量诚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向社会公布质量诚信单位的标准,以及活动的方法步骤和考核细则。我局组织科室人员登门拜访或发信函的形式将“质量诚信”活动告知各个单位。常州盘固水泥有限公司等五十多家企业联合向全市发出“诚实守信、铸就品牌”质量诚信倡议书。目前,已组织各企业申报“质量诚信”单位,并着手做好考核工作。
围绕《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和常州市《质量振兴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我局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走质量振兴之路,走名牌发展之路,集中力量扶持、保护和发展名牌产品,提高地方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今年我局组织江苏苏南面粉有限公司和江苏高高制衣有限公司申报省名牌产品;组织江苏瑞邦农药等六家企业申报常州市名牌产品,并被评为常州市名牌产品。实施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企业滚动发展计划,推动了市万邦工程仪器厂等6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开展。组织对企业产品质量考核和“质量等级考核”工作,已为18家企业发放产品质量考核合格证书、7家企业通过“质量等级考核”。在开展质量普查的基础上,组织对全市436家工业企业进行《工业企业质量档案》建档工作,实行有效地动态管理。积极开展食品市场准入制工作,为食品生产企业的申报发证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和服务,已通过评审获证的13家,还有4家正在积极申报之中。
(二)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我局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以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一是与农林局等单位共同起草了2003年金坛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积极培育和扶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对示范园区建设的考核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二是加大产地认证力度,巩固和扩大示范基地建设。继我市地稻麦种子标准化生产和长荡湖中华绒鳌蟹无公害基地建设被确定为省级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后,我市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今年共申报一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申报18个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28个常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申报金坛市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9个;三是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认证,我市水产良种场的长荡湖牌鳜鱼、长荡湖牌中华绒鳌蟹两个水产品顺利通过了认证,获全国首批农产品无公害标志,使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强化标准化、计量基础工作,提高产品档次。
标准化方面: 一是巩固消灭无标生产工作成果,实施动态长效的管理,对备案超过三年的企业标准进行清理,向企业发出企标复审整改通知,督促企业依法按时复审企业标准,以保持企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今年共办理产品标准备案200项,新办企业执行标准证书70份,全市主要工业企业标准覆盖率仍保持在95%以上。二是顺应WTO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开展“采标”工作,办理等效采标4项。三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和商品条码发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今年,共发组织机构代码证1540个、IC卡1220张,新发展商品条码成员13家,复审35家。
计量方面: 一是开展计量合格确认,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共有20家企业通过计量确认考核。二是完成全市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年度监督工作,有35家企业一次性通过年审。三是组织召开全市加油站负责人会议,宣贯国家、省《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加油站管理暂行办法》。四是开展定量包装产(商)品监督检查,共抽查840个批次,合格率为92.1%。五是开展计量产品销售市场和餐饮业计量专项检查,对我市12家销售计量器具的综合、专卖店和代理商进行现场计量专项检查,并对“九九宾馆”等17家餐饮企业进行计量监督检查。六是抓好强检工作,确保强检计量器具的合格率,共检验各类计量器具15300台(件)。
(四)从源头上抓产品质量的提高。
我局全年完成工业产品监督检验162个批次,总合格率为88%,产品质量与往年相比略有提高。根据《金坛市农业标准化“十五”发展计划》的要求,我局对“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检测项目进行了积极地筹建,现已开展了农副产品中的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共监督检查茶叶10个批次,合格8个批次,合格率为80%。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特别是对我市的农药、油泵油嘴、建筑用钢材等产品继续加强整治不放松,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对检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复查整改,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打假治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紧紧围绕省、市整治的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直接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扎实开展打假治劣。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835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150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值金额652万元,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81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7个,组织对化工、油泵油嘴、防“非典”产品等专项活动。一是横向合作联合打假,我局与工商、经贸、卫生、药监、盐务和农林等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打假行动,分别对生产销售盐酸克伦特罗、油泵油嘴,建筑材料、化工、药品和非碘盐的专项检查,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二是加强对特种设备监督管理。自3月1日《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实施以来,我局对特种设备无证安装、无证使用、无证操作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检查,查处了一批违法使用特种设备的行为,消除了多起安全事故隐患;三是加大对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我局共查处假冒伪劣农药生产案件9起,查获假冒伪劣农药826箱,复合肥135吨,将2起生产劣质农药案件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四是全力查处假冒防“非典”产品。4至6月份,我局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适时调整工作着力点,将防治“非典”作为中心工作,重点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防“非典”物资,加大对与非典有关产品的监督抽查。在这期间,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06家、销售企业124家,查获不合格消毒液1784瓶,洗涤用品640公斤,口罩11.75万只,货值金额达32.25万元。
(六)加强舆论宣传,提升质监形象。
在狠抓质量中心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质量宣传工作,提升质监形象。一是利用“3.15”、“质量月”举行“送法下乡”现场咨询活动,向农民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知识,接受农村消费者的投诉。二是充分利用一切舆论渠道,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发布质量信息,介绍质监工作最新工作动态等,使质监工作在报纸上有文章、电台上声音、电视上有形象、社会上有影响。全年在《金坛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刊登专版2期、各类报道近40份,电视、电台播出45次,向上级部门报送信息80余条,编发质量简报6期。
二、严格把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生产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各级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宣贯国务院和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积极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落实在用设备的定期检验,强化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确保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进一步严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
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抓好特种设备安装、使用、检验、修理等环节的安全监察和监督。今年共对新装的136台特种设备进行了现场监察,审批特种设备安装开工书102份,对253台套特种设备进行了注册登记和发放使用证。做好特种设备和定期检验工作,共检验特种设备865台。开展《条例》宣贯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期,参训人员达1530人次。
(二)安全检查挖隐患,确保两会四节大平安。
我局根据常州市局和市政府统一部署,组织了两会、元旦、春节安全检查,“五一”、“国庆节”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月”综合检查等,对近126家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台账、279台套特种设备进行了检查,发出安全监察意见书58份,发现事故隐患97条。
(三)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我局按照国家、省、市质监局的要求,认真开展了气瓶和电梯的整治工作。在气瓶专项治理中,我们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发放《气瓶专项治理通告》、《气瓶产权转移问答》等宣传资料二万余份,使充装单位和广大气瓶用户意识到气瓶专项治理、产权转移是政府放心、企业安心、百姓称心的一件大好事。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对违法充装液化气的金常液化气站进行了取缔。在电梯专项整治中,我们按照省局文件精神,及时地对全市电梯使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整治业务培训,对在用电梯的注册登记、定检、合格标志和维保单位的落实操作规程等进行了复查验收。
三、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我局在干部队伍的建设上始终坚持常抓不懈,开展了争创“好班子”、“以一带二”活动,“行评”回头看、建设“学习型机关”和“打假抗非典,服务促发展”专项行动。
(一)抓一班人,创好班子。
我局把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为民、开拓实干的领导班子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紧抓不放。今年,我局制定了“团结、廉洁、开拓”型好班子活动的意见。一是坚持每月一次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运用“三个代表”指导质监工作作为加强我局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认真组织学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开好党组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无论多忙都要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接受组织教育和监督;三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领导班子成员都能带头深入企业、服务企业,了解企业的需要,征询企业的意见。
(二)开展“以一带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局继续开展以1名党员带2名群众活动(即“以一带二”),全局42名党员每人带1~2名群众,每月按计划开展帮带活动,党员在学习上、工作上、思想上、作风上、生活上做群众的表率。通过“以一带二”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也加强了党员的自身建设,显现了党员的战斗力,树立了党员的榜样形象。
(三)推进行风长效管理,巩固“行评”成果。
今年四月,我局召开质监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传达省、市质监系统和市纪委纪检监察工作和会议精神,重点传达了省质监局纪检组长李功和的重要讲话和省局制定的六条禁令,部署了今年的纪检工作。大会还邀请市纪委、文明办、机关党委的领导参加会议,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梅锁留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质监系统近年来纪检工作和行风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年的纪检工作提出了要求。我局注重行风建设的长效管理,建立健全行风建设工作的组织网络,加大行风建设的力度,组织行评“回头看”、“回头评”。在内部强化监督,加大对行风工作的岗位考核力度,组织人员不定期走访,督察行风建设情况;在外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定期举办行风座谈,并利用各类服务活动开展行风宣传活动。严格贯彻执行省质监系统的六条禁令,违者将予以纪律处分。今年,我局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六条”禁令,没有发生一起工作日中午饮酒和酒后执法的事件。
(四)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规划纲要》,我局制定了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进行实施。一是继续组织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三是抓好“新三学”,建立学习制度,组织机关干部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四是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观看警示教育录像片,教育大家遵纪守法、自俭自律。五是加强法律教育,组织实施“四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知法懂法、依法行政的水平。
(五)开展“打假抗非典、服务促发展”专项行动。
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我局积极开展“打假抗非典、服务促发展”专项行动。首先成立了以一把手为总指挥,各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指挥部,分别设立了行动组、信息组、宣传组和后勤保障组,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其次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两次大规模执法打假行动,局领导亲自带队对口罩、消毒液、洗涤用品等“防非”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共查获假冒伪劣防非产品价值32万元。三是加强对体温计,X光机等医用器具和医疗机器加大计量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计量准确。四是对特殊行业实行优惠政策。对因“非典”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单位,如法定检定到期的出租车汽车计价器和餐饮业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以及旅店宾馆业内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实行免收检定、检验费。
总的来说,今年,我局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常州市局和市政府的要求,和兄弟局相比尚有些差距,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打假力度仍需加强;开拓精神不强,发展的观念需进一步强化;为经济服务的意识还需加强,与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设备的装备水平还比较低,检测、检定项目有待进一步拓宽等等,这些问题我局将在下步工作中着重考虑,力争做实做好,使我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得到全面的持续发展。
二○○四年工作思路
二00四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贴紧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活动;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着力做好标准、计量、质量和检验检测等基础性工作,以队伍建设和深化改革为工作动力,切实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安全监察三大职能;合力抓党风、促行风,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树质监人新形象,为金坛的经济建设和“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按照上述要求,二00四年的工作目标是:
推动“质量兴市”活动的有序开展,以“质量诚信”为工作平台,提高本市工业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培育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先进企业,带动其他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帮助一些规模企业和集团公司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
再创一批省、市级名牌产品,组织申报国家级名牌产品(“茅山牌”盘古水泥),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和质量信得过产品的评定等措施,提升本市产品的竞争力。
创建“服务品牌”提高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
巩固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农业标准、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
加强计量监督与管理,认真做好计量器具许可证发放,计量检测体系建设,集贸市场和定量包装产(商)品的监管。
整治危害人民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规范生产、销售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搞好电梯、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和管理,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探索技术机构改革与发展,提升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积极开展“进百家企业、提百条建议、办百件实事”的活动,打造服务型质量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