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 > 发改局 > 规划计划 > 内容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计划的通知
索引号 014138828/2003-0000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体裁分类 通知 组配分类 其他 发改局 规划计划
文件编号 坛计字(2003)第01号 发布机构 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03-02-10 公开日期 2008-03-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计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计划的通知
坛计字(2003)第01号
   为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通知,落实十六大关于“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的要求,特制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学习要求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局党组中心组要以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为重点,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市委的部署领会十六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学习十六大精神,要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深化。要在原原本本地阅读十六大文件的基础上,牢牢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灵魂和主线,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日俱进这一精髓,联系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人们思想认识中的深层次问题,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要把学习十六大报告与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结合起来,系统领会江泽民同志对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理论体系的把握;要把学习十六大报告与学习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知识结合起来,如WTO知识、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世界政治与经济、外经外贸、现代金融知识等,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十六大精神的能力。
 
    要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学以致用和重在落实,把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际,推动工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在改造主观世界上有新的突破,
 
    二、专题安排
 
    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可分以下六个专题。局党组中心组计划每月学习一个专题,并开展讨论。
 
    第一专题:深刻认识和把握十三年的基本经验,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充分认识十五大以来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深刻理解“十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必须长期坚持。
 
    1、阅读篇目:
    (1)十六大报告第一部分;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有关章节;
    (3)江泽民:《二十年来的主要历史经验》,《论党的建设》第309页。
    2、思考题:
    (1)联系实际,谈谈五年来我市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工作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2)联系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谈谈对“三个代表”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的理解。
 
    第二专题: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六大的灵魂,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在新时期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三个坚持”、“四个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阅读篇目:
    (1) 十六大报告第二部分;
    (2)江泽民:《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二十二章;
    (3)郑必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1日;
    (4)王国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人民日报》2002年10月8日。
    2、思考题:
    (1)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有何重大意义?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为什么说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和其他方面的创新“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
    (3)如何理解党的先进性,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看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社会新阶层?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5)如何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
 
    第三专题: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充分认识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率先意识、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富民强市的第一要事,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省大局多做贡献。
    1、阅读篇目:
    (1)十六大报告第三部分;
    (2)回良玉:《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部分;李全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再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见李全林同志在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下同)第二部分;
    (3)《怎样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日报》2002年11月21日。
    2、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要判断?
(2)“小康社会”和“小康水平”有什么不同内涵?
(3)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第四专题: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刻理解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我市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及其基本内容;重点把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改革、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产水平等。
    1、阅读篇目:
(1)十六大报告第四部分;
(2)江泽民:《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章;
(3)回良玉:《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部分;李全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再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部分;
    2、思考题:
   (1)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我省、我市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试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我市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
    (3)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如何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5)如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第五专题: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深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市的水平;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党,希望也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刻理解党的性质的科学内涵、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各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增加忧患意识,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开创工作新局面。
    1、阅读篇目:
    (1)十六大报告第五、十部分;
    (2)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6页;
    (3)江泽民:《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章;
    (4)回良玉:《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四、六部分;李全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再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四、五部分;
    (5)《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2年11月14日通过,《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
    2、思考题: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如何正确理解继续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的任务和措施有哪些?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扩大基层民主?
    (4)如何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社会稳定?
    (6)十六大在推进实现祖国统一上有何新举措?
    (7)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
    (8)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六专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快文化大省建设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深刻认识金坛要率先发展,既要在经济建设上率先,也要在文化建设上率先,加快文化强市步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刻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1、阅读篇目:
    (1)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
    (2)江泽民:《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十七章;
    (3)回良玉:《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五部分;李全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再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四部分;
    2、思考题:
    (1)为什么说“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积极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哪些主要措施?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二00三年二月十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