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 人口与计划生育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 民政工作
  • 老龄事业
  • 民族宗教事务
  • 关心下一代工作
  • 慈善事业

人口与计划生育

【概述】  2011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始终坚持立足金坛实际,稳中求进、新中创优,在“世代服务”品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等方面摸索出了新路子,彰显金坛人口计生特色,在全省实现“四个率先”。

  宣传教育。市财政投入60.5万元建成以“生育·和平”为主题的市人口生育文化园,157个村级生育文化园全面建成,率先在常州市实现市镇村三级人口生育文化园建设全覆盖,形成“多点开花、一镇一品”的金坛计生宣传新格局。“幸福家园、幸福家庭”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建成省级示范镇1个(薛埠镇)、省级计生协会先进镇(区)1个(开发区)、幸福家园示范村25个、幸福家庭示范户600户。以人口文化阵地建设为引领,创新宣教工作载体,成立市人口文化宣讲团,成为继市人口生育文化园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人口文化新阵地。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主题活动及“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在宣传形式上求创新,全市成立由各镇(区)计生办、局机关各科(室)业务精、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组成的市人口文化宣讲团,设计制作统一标识,针对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开展“六走进”活动,即走进机关、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走进市场、走进村(居)、走进家庭,全年宣讲团走进学校4次,走进社区3次,走进基层7次,分别在儒林、指前、尧塘、开发区、文化、薛埠等镇对中学生、避孕期妇女、流动人口等进行宣讲。

  协会工作。召开计划生育协会第五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计生协领导班子,对协会章程进行修改。省人口计生委、民建江苏省委、省计划生育协会共同为金坛市朱林镇三星村欣羽鹅业专业合作社“思源工程--生育关怀行动”帮扶基地揭牌。开展“亲情牵手、结队帮扶”活动,全市对特困家庭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其中实行计划生育的低保家庭316户、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102户、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334户,落实帮扶资金76820元。开展独生子女幸福家庭保险和生育关怀妇女健康保险,2011年,全市参加生育关怀保险6890人次。独生子女家庭承保5704户。组织站点老师参加常州市举办的育婴师国家资格四级培训班,有20人获育婴师资格证书,为全市早教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婴幼儿家长多样化的需求,全市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育婴师、人口早教专家、志愿者的作用,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服务,确保早教知识100%进家庭,早教体验100%进社区。

  世代服务。计生科技工作在品牌提质方面寻求新成效,在家庭健康促进方面开拓新思路,在优生促进方面探索新突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期内综合避孕率96%(期内长效72.1%),知情选择服务率97%,随访服务率96.5%,药具服务率96%,生殖道感染查治率93.8%,孕前-围孕期保健率95.7%。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金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中心”,8个镇(区)成立分中心,全面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镇际协作、信息共享、优化服务”的工作模式。制定《金坛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规范化运行实施意见》,编印《金坛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规范汇编》,建立世代服务机构123管理机制,实现世代服务的全方位提质。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年完成检查936对,参检率77.5%,评估筛查出500余名高危对象,把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关。推进婚育一站式建设,全年免费婚检率96.4%,免费发放叶酸1500人,营养素服用90%。开展生殖道感染综合查治,全年检查3.4万人,查出目标疾病10200余人,宫颈癌筛查9679例,查出高危人群219例,诊治率96%。接受国家药具管理中心督察组检查和调研,检查组对金坛市药具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信息引导。建成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库,全面推行《省综合信息平台》3.0版的村级应用,以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库为核心,开展全员人口基础信息核查和全员人口及育龄妇女库的并库工作,数据清理全部达省工作要求。发挥信息服务支撑作用,进行市镇村三级应用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开发调研,推广生育服务联系单、一次性奖励、独生子女证发证等系统应用。拓展村级随访服务信息化应用,开展随访服务短信告知和宣教,完善网上预约、告知、随访、查询、咨询和服务,实现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与卫生、人社部门协作开发生育联系单数据共享系统,及时准确掌握人口信息。组织开展“统计质量信得过”示范创建活动,评比表彰镇、村级人口计生阳光统计之星。以信息化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由“金坛人口网”、“综合业务平台”、“世代服务平台”组成的“金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平台”软件系统,引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三级联动”服务模式,获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创新奖并在全省、常州市范围内推广运用。

  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奖励优惠政策和企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政策。全年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22.1万元,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429.6万元,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54.49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公益金56万元,发放一次性奖励金400余万元。2011年9月,市政府出台《市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补充意见》,对2008年以后的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金的落实进一步明确。协调推动部门资源整合,将人口计生政策纳入相关部门的惠民政策中,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实施社会优助,为全市1138个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发放《金坛市计划生育特困家庭优助证》,使他们享受到各级各部门的优先优惠救助政策。在行政审批和行政征收中实行“一事三卡”制度,并进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实行人口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常州市生育服务联系单制度实施意见》。严格照顾再生育审批行为,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进一步规范生育秩序。组织开展“十一五”以来违法生育专项清理活动,共作出社会抚费费征收决定书276份,结案205件,结案率74%,征收到位金额475万元。再生育一孩审批631对,均做到程序合法、规范。信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年共受理群众来电来访72件,信访办结率100%。

  流动人口管理。完善“阵地联建、管理联动、信息联通、服务联享、知识联普、民生联帮”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模式。与公安部门紧密联系,从公安流动人口信息库存提取15000名育龄妇女信息,通过计生工作网,上门对信息进行核对,更新信息6760条,获取新信息2304条。与教育部门联合,为全市各学校的外来学生建档,计生部门通过外来学生的信息上门采集其父母信息,再和库内信息进行核对,更新信息600多条,获取新信息800多条。与人普办协调沟通,将六普期间登记的流动人口资料与流动人口信息库进行核对。与流入流出人口较集中的100个县(市)签订流动人口双向协议书,遇有社会抚养费征收、个别信息需确认等特殊情况时,通过电话函件等方式加强与各地的沟通和双向协作。以信息化为引导,开通“金坛市新市民e家园”,为流动人口提供在坛“一站式”服务,在网上推出集宣传、咨询、办事、投诉、举报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将现行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免费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奖励优惠政策等在网上进行公布,提供网上下载表格、在线交流回复等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人口计生知识以及计生服务的需求。

  队伍建设。以提高职业化水平为目标,推进“一证三师”(生殖健康咨询职业资格证,执业医师、统计师、社工师)职业资格考试,举办计生干部业务技能、岗位入职等培训,开展工作创新、科技练兵、课题调研等评比、竞赛活动,加强基层计生干部和计生联络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市、镇站所绩效考核,稳定基层机构和队伍,“强基提质”工程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司充分肯定。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聘请新一轮行风监督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参加省市“政风热线”走进金坛户外直播活动,现场解答及热线、网络解答问题20多件。开发区“计物联手”创新小区服务管理模式、尧塘镇实施妇女主任工作实绩与村书记待遇捆绑考核、直溪镇推行“小预约”做活服务“大文章”、指前镇创新生育关怀QQ群等工作各具特色,开创基层工作新思路。在全系统开展比工作效能、争当争创模范;比服务水平、争当满意模范;比岗位贡献、争当创业模范的“三比三争”活动,充分展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群众公认的良好形象。(周玲 俞月月)

【打印】  【关闭】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