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 人口与计划生育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 民政工作
  • 老龄事业
  • 民族宗教事务
  • 关心下一代工作
  • 慈善事业

民政工作

【概述】  2011年,市委、市政府将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社区建设、居家养老建设列入全市5项为民实事工程;出台一系列政策,确保全市民政工作顺利推进。

  社会救助。着力打造“阳光救助”服务品牌,进一步拓展救助内容,完善救助体系,构建“低保、五保、医疗、危房、教育、重残、年关、殡葬、临时、慈善”十位一体的综合救助体系。

  城乡低保。全年新增低保640户,核销低保460户。落实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年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310户,11030人,发放保障金2129.5万元。实施城乡低保月补差分别为303.96元/人、143.16元/人,其中,城市低保补差排在前3位的是:儒林镇363.03元/人,朱林320.19元/人,开发区301.98元/人;农村前3位的是:开发区163.48元/人,朱林镇155.41元/人,指前镇147.66元/人。

  五保供养。保障农村五保2080人,发放五保供养经费622.6万元。其中集中供养1364人,年供养标准3200元/人;分散供养716人,年供养标准2600元/人。朱林敬老院实施改扩建工程,投资300万元,新增面积2100平米,床位70张;儒林镇投入80多万元,新建浴室等设施;薛埠镇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得到省市检查组高度好评。

  专项救助。2011年春节期间共发放各项年关救助资金1314.8万元,使全市城乡困难群众度过祥和、欢乐的春节。临时救助9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9万元。医疗救助在同步结算平台的基础上,程序上实现“一站式”二级结算服务,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用、结算支出同步的运行机制。全年资助参保1.31万人,累计医疗救助402人,支出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金202.85万元。实施危房救助改造99户,拨付市级救助资金74.2万元。重残救助1840人,支出508.4万元。教育救助大中专院校困难学生711人,发放132.7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421人次,发放和支付各项救助金71万元。尊老金发放13.5万人次,811.6万元。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展村(居)民自治模范单位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全面提升村(居)自治水平,确保村(居)民自治率100%,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覆盖率100%,合格率95%。举办第九届村主任和第三届社区居委会主任培训班。全面推行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工作,市委办、市政府办发文出台《关于全面推行和深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156个村有155个村进行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选举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主任155人,委员482人。

  着力推进二级公共服务平台暨农村和谐社区建设,实施区(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厅(室)标准化建设。截至年底累计有142个村和5个城市社区建成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创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县(市)奠定基础。

  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和星级社区创建工作。开发区华城社区、尧塘镇红旗村、儒林镇河下村、薛埠镇茅庵村、直溪镇汀湘村、金城镇冯庄村创成“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朱林镇黄金村、指前镇建春村创成“常州农村十佳和谐示范社区”;金城镇方边村等47个村创成“常州市农村和谐社区”;小南门创成“常州市三星级社区”,华胜创成“常州市四星级社区”。精心组织第二届“书香社区”读书月和社区道德讲堂活动,开展“小巷总理”主题演讲比赛、“我的社区、我的家”主题征文等活动,增强了社区文化氛围。

  双拥优抚安置。开展双拥慰问活动,对师职以上现役军官父母、1~4级残疾军人、重点优抚对象等进行走访慰问。继续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异地金坛兵、老兵复退挂钩联谊、文化进军营、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等系列双拥共建活动。亿晶光电科技公司投入15万元,帮助市消防大队修建塑胶球场,各镇区为驻坛部队联合购置军营文化设备,薛埠镇组织立功受奖官兵游金坛活动。

  严格落实抚恤优待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制定下发《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全市一至四级革命残疾人员护理费标准比上年度提高11.2%,各类优抚对象生活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医疗难问题,保障重点优抚对象1751人,发放资金170万元。儒林镇切实做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高工作,积极向镇财政协调资金,及时发放补发的经费,提高优抚对象生活水平;开发区组织全区优抚对象免费体检;尧塘镇党政领导上门走访慰问全镇“三老”对象和师职以上军官的父母,向他们赠送慰问金和慰问品,受到优抚对象好评。

  出台《关于印发金坛市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接收2010年转业士官、复员士官和退役义务兵278人,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483万元。举行冬季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设置10个参训专业,135人参训。

  社会福利。居家养老建设取得新突破。截至2011年底,实现区、镇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完成50%的目标。金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省级居家养老示范点的检查验收。薛埠镇、儒林镇、尧塘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得到市验收小组肯定。

  做好福利企业管理工作。2011年全市福利企业共有55家,完成销售18亿元,安置残疾人1623人,实际退税4800万元。

  举办第二届全市“十佳好儿媳”评选活动、庆祝第二个“敬老月”老年人文艺汇演。儒林镇开展“十佳儿媳”评选活动、“迎七一”老年人文艺晚会;指前镇开展老年协会会长培训会、东浦村重阳节“金婚夫妇”庆祝活动暨文艺晚会;开发区五老服务队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薛埠镇组织80余人的老年人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这些活动进一步营造尊老助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氛围。

  社会事务管理。对相关社会组织实施年度财务审计,按期完成全市社会组织的年度检查,配合组织、纪检、人事部门抓好政会脱钩工作,全面开展全市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努力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做好城镇地名标志设置招标采购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完善工作;圆满完成金坛武进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组织筹划《金坛市行政区域地图》出版工作。

  实施殡葬救助工程。下发《关于免除城乡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基本丧葬服务费的实施办法》,对符合规定的城乡低保等九类特殊对象,免除五项基本丧葬服务费用1090元/人,全年救助300余人,救助额近40万元。

  认真做好婚姻和收养登记工作。办理结婚登记6000多对,结婚率155%;离婚登记1100多对,离婚率28.5%;补证1669对,婚检率96%以上。收养登记受理35件,办理32件,办结率91%;登记合格率100%,建档率100%。

  民政项目建设。投入5000万元的金坛市社会福利院于2011年12月开园,建设过程中争取到国家、省和常州市项目资金520万元,实现了民政重点项目向上争取资金的新突破。认真实施“慰烈工程”项目,建立工作机制,筹措项目资金,统一进行调查摸底、编号、规划设计、集中安葬,共确定建墓200穴,总投入260万元。12月在烈士陵园举行散葬烈士集中入园安葬仪式,各镇区自愿迁移烈士墓116座。

  福利彩票销售。提前实现“三年翻一番”的目标,2011年销售突破7600万元,继续在全省县级市排名前20强。开发区和各镇销售规模与增幅均有较好的增长。其中,开发区825万元、金城镇610万元、薛埠镇323万元。分列区、镇销售规模前三名。

  民政信访。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86件次。其中,来信126件次;来访360人次。复信52件,由有关业务科室和各镇民政办公室直接当面洽谈答复75件;上级交办要求报结果17件,按时报结17件,结案率100%;市信访局转办来信要求反馈12件;局领导阅批来信39件。局领导亲自接待来访8批35人次,亲自处理疑难问题9件。征集人民建议11件,回复9件。

【打印】  【关闭】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