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概览

  • 金城镇
  • 薛埠镇
  • 尧塘镇
  • 直溪镇
  • 朱林镇
  • 指前镇
  • 儒林镇

朱林镇

【概述】  朱林镇位于金坛市西部,属茅山老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常合(原沿江)、扬溧高速公路和340省道贯穿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星村文化遗址。2011年,全镇总人口37770人,土地总面积77.5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144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4300公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亿元,财政收入1.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56元。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农业增加值2.27亿元。2011年创成常州市首家畜牧园区镇,畜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的55%。种植业推进结构调整,做强主导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走高效农业之路。畜牧业发展以江苏三德利牧业有限公司、江苏八达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江苏永康农牧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为牵引,不断加大项目投入比重,实行产学研对接,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使畜牧业产值突破亿元。三德利公司投资1500万元,新建集培训、科研、诊疗为一体的综合大楼投入运转,并通过常州市级畜牧园区验收。特色农业品牌不断拓展。全镇涌现出以黄金软米、麦之初面粉为主导的优质粮食生产;以申丰大世界、西洋圩无节水芹为重点的设施蔬菜产业链;以金茅土鸡、金坛米猪、樱桃谷鸭为代表的特色畜禽。金唐科技有限公司全年实现水芹出口340万美元,西洋圩无节水芹基地成为全国水芹出口备案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扎实推进。省级万亩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及产业开发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朱林镇现代畜牧产业园通过常州市市级论证,朱林设施蔬菜园、朱林万亩优质稻米园成功申报金坛市市级产业园区。总投资13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经实施,建成申丰乡村大世界智能温室和蔬菜种苗园区。金土地农机合作社、建明农机合作社成为全市仅有的两家五星级农机合作社,为农业机械化推广提供了样板。

  工业。2011年,全镇工业实现开票销售2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实现工业增加值11.35亿元。规模工业支撑明显,全镇500万元以上企业52家,规模工业企业比重占85%以上。柴油机、轴承、汽轮机叶片、服装、铸造、化工等传统产业稳中有升。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凡登新材料、汇晶光伏、天泽光伏等企业构成朱林工业的新支柱,凡登公司纳税超过1亿元,成为常州市五星级企业。全镇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比上年增28%,实现工业固定资产设备抵扣增值税2977万元。投资3000余万元,加大金西工业园的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进程建设,修建近10公里的砼、沥青路,拉开了园区“三横四纵”的道路框架,切实做好工业园区各项配套和道路延伸、拓宽、绿化工作,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投入2200万元,架设方麓变电站到金西工业园的35千伏双回路高压专线。架设菜园西路、文化西路北段4000余米的20千伏高压线。安装创业路北、菜园中路总长2000余米的燃气管道。投入100多万元,安装创业路南、文化西路北等总长2000米的污水管道。流转园区内土地130公顷。完成园区内10余户的拆迁扫尾工作。

  建筑业。建筑业突破传统模式,从单纯的劳务输出向园林建设、企业资质等高层次转型升级。全年实现建筑安装开票销售2.4亿元,增幅位列全市第二,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1亿元。新成立和引进华夏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泛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德聚同劳务公司等一批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的建筑和劳务企业。新引进的俊博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成功申领建筑总包一级资质,原西岗建筑公司完成改制并成功申领二级资质。

  第三产业。全年实现三产增加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97%。在第三产业发展上,重点做好生产性服务业的文章,充分利用道口优势,配合园区发展和集镇规划建设,强化宣传推介,吸引海内外客商来朱林投资现代服务业,致力于做旺人气,做大规模,做出品牌。农贸市场和居住小区建设步伐加快。江苏钢锋公司一期项目--金珠市场开盘销售,二期住宅项目开工建设;常州市天坛置业有限公司“水岸风华”一期商业住宅全部售完;靖江新江海房地产公司10公顷房地产开发项目签约建设。

  镇村建设。全年投入850万元,对朱林、西岗、唐王3个集镇的主干道、居民区进行道路建设和改造,并配套绿化、亮化工程。投入600万元,完成新老340省道6.5公里长的太阳能路灯架设。朱林镇区生活污水顺利接管直溪污水处理厂。对常州华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金坛市宝象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搬迁和转产,关停9家化工厂。西岗、唐王农贸市场实施维修改造。投入近3500万元,新建、改造农村道路86公里、农桥45座。龙溪新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典范,建成农民公寓19幢5.6万平方米,可安置农户484户,已安置366户。投入3000万元,先后实施薛埠河驳岸16.8公里,建成圩口涵闸28座,清淤河道26条35公里,整治河塘219个。高标准实施中央财政长兴圩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和江苏省万亩优质稻米基地项目,共新建和改造排灌站18座、防渗渠道3万米,圩堤加固12.3公里。加强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0座,全镇15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三清一绿”达标验收。五联、西岗等8个村通过常州市“五化三有”考核验收。黄金、朱林、长兴村分别获得常州、金坛市级“小康家园示范村”称号,巷头、黄金等4个村创成“省级生态村”,朱林、咀头等8个村创成“省卫生村”,朱林、红旗圩等8个村获“省级绿化示范村”称号。

  社会事业。2011年末,全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5个,会员1220个,剧院(场)2座,座位1220个。文化专业户70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0个,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藏书5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60人,主要文艺团体有唐王故事协会、三星女子龙灯队、西岗龙船队、朱林健美操队、咀头篮球队等。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农民故事创作、民歌演唱等。群众文化活动以唐王农民故事会为依托,建设民间风情特色的文化镇村,镇村农民故事墙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全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50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3所,在校生1137人,专任教师11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29人,专任教师12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镇卫生院1所,病床98张,专业卫生人员73人。全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9.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88万人,参保率98.23%。15个村全部安装配备健身器材,常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95.5%。有线电视用户1.3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60户,人数799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2人,分散供养66人。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00万元。发放各类帮扶资金物资1000万元。2011年完成自来水长江取水工程,全镇饮用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投入1000万元实施朱林卫生院搬迁新建,7000多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投入500万元,新建敬老院用房2600平方米,完成朱林、西岗敬老院的合并,新建朱林镇残疾人庇护所。完成农村公路的提标配套,在全市首批开通镇村公交车。信访工作全年接访群众427人,受理矛盾106件,纠纷调解108件,全部做到来访有接待,来信有回复,件件有落实,辖区内无因民间矛盾纠纷激化而导致的刑事案件。健全监管网络,加大镇村技防建设,全镇15个行政村技防建设率100%,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和案件发生。(韩献忠)


【打印】  【关闭】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