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0年,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深化改革、应对危机、加快转型、增进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和优良环境。
【公民道德建设】 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风尚,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镇,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开展“提升文明素质、树立文明新风”、“我为省运添光彩、省运有我更精彩”等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活动用争先创优的共同目标凝聚力量,用金坛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进一步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结合“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以文明风尚提升行动、道德建设教育活动、服务品牌推广行动、社会氛围营造行动为重点的“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大型广场咨询、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
【唱响爱国主义旋律】 围绕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策划组织开展“弘扬华老精神,建设美好金坛”、学习“双百”人物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万名青少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与祖国共奋进”等活动,营造爱国氛围,激发爱国激情,提高爱国觉悟,引领爱国行动。在国庆期间开展升挂国旗仪式、“让红旗飘起来”国旗一条街、爱国歌曲大家唱、“祝福祖国”文明公益短信传递活动等,活动发动面广,参与者多,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在全社会唱响。
【道德模范宣传】 认真组织开展常州市道德模范评选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网络、纸质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群众踊跃参加推荐和投票,全市先后推荐道德模范候选人75人,参与投票人数10万多人。全市共有5人被评为常州市道德模范,2人被中央文明网选为身边好人,2人被评为常州市道德模范人物提名奖。参加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中央、省、常州市媒体对道德模范的先进思想、感人事迹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市领导春节期间对部分道德模范和文化名人进行慰问,常州市对道德模范提供人身保险和基金帮扶,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敬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学习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体现了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取向。
【道德讲堂建设】 围绕“办道德讲堂、建文明城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以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孝老爱亲为要求,以机关、行业、企业、学校、村镇、社区、新市民七类道德讲堂为载体,统一道德讲堂“六个有”的规范标准,即有建设标准、有固定场所、有宣讲资料、有背景标识、有管理制度、有宣讲员队伍,形成“唱一首歌曲、看一个短片、咏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个短评、做一件好事”的“六个一”活动模式,并与“金沙大讲坛”、“学习日”、“周末课堂”相结合,使道德讲堂全面开讲,做到时时讲、处处讲、人人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逐步深入,道德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基本道德规范更加普及。在道德讲堂示范点辐射引领下,道德名言长廊、道德故事墙、道德感言栏、道德QQ群等活动载体,将道德讲堂延伸到田间地头、班级楼院。朱林镇黄金村“道德讲堂”被列为中央媒体在常集中宣传报道单位。全市共有道德讲堂示范点15家,其中常州示范点8家,在建市级道德讲堂197家,宣讲队伍1000多人。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以文化活动载体教育引导群众,强化节日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内涵,扩大节日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网络拜年、短信贺节、书写春联、经典诵读、传统民俗表演等现代模式,加入了时代元素,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全市各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开展文化节目送基层、结对帮扶、助学助残、慰问贫困户和五保户、走访福利院、敬老院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体现和谐社会温暖。
【普及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 按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重点对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窗口服务等九大类45项300多条内容进行责任分解,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人员、定进度;成立8个测评小组每月对城区公共文明指数自行测评,每双月文明办测评通报,通过测评,查找和解决全市在公共文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较为全面、客观的评判标准和决策根据,推动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社区邻里活动】 第四届社区邻里节突出“弘扬华老精神,营造书香社区”的主题,广泛开展“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书香社区等六大系列活动,“社区主任谈文明”、“社区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全民健身交谊舞大赛”、“道德讲堂·身边好人”事迹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常州市邻里节活动中均获奖。全市有省级文明先进社区1个,常州市文明社区6个。
【创优质服务品牌】 组织开展“创服务品牌、树文明形象”第三批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品牌创建从“品牌名称、标识内涵、服务理念、保障措施、工作成效”加以提升和规范,突出服务特色和时代精神、高标准的服务规范和高定位的目标体系、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明显的示范导向,契合社会服务需求,强化能力作风建设,提升机关服务形象;《品牌的力量》编印发放,促进“一局一品”和第三批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开展。全市有72个部委办局申报优质服务品牌,经过审核考评有18个通过市第三批优质服务品牌初评。全市有省文明行业9个,常州市文明行业8个,常州市文明窗口8个。
【规范文明交通行动】 在全市客运企业集中开展“迎新春、保安全、促和谐”活动,倡导文明行车、文明停车;在出租车行业中围绕遵章守纪、文明行车、规范经营,开展“提升服务水平、争当文明使者”优质服务活动;在客运公交系统开展“优质服务、争创文明线路”活动,严格遵守文明交通“十个不”和“八个要”。同时对城区道路交通秩序进行综合治理,重点对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过街横穿马路、人力客运三轮车游车带客、残疾人机动车搭棚、载客等违法行为集中治理,大力倡导文明礼让、遵守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自觉养成现代文明交通习惯,构建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文明单位创建】 对照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级文明单位的评估管理,重点解决创建工作中重评比、轻活动的问题,保证文明单位质量和创建活动继续开展,推进创建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积极组织文明单位参与扶贫助困、结对帮扶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文明单位影响和社会公信度,文明单位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有省文明单位6个,省先进单位10个,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41个,常州市文明单位97个。
【文明村镇创建】 开展“树立文明新风尚、建设美好新农村”主题活动,着力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平台、农村志愿服务平台、未成年人关爱平台;扎实推进先进文化走进新农村、文明知识走进新农村、科普教育走进新农村;着重开展科学健康生活意识教育、绿色生态环保意识教育、互助和谐文明意识教育;认真做好道德讲堂、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继续开展送好戏、送书、送电影等活动,促进农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更好发挥作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乡风文明。全市有省级文明镇村3个、省级先进镇村9个,常州市文明镇村标兵9个,常州市文明镇村22个。
【社会志愿服务城乡联动】 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在全市8个镇(区)全部建立标准农村志愿者服务站基础上,结合“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9·20志愿服务周”、“3·5志愿者服务周”、省运会金坛赛区等活动,开展扶贫帮困、关爱空巢老人、科技服务到农家、体育赛事等为重点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招募、培训,开展志愿体验活动,深化志愿文明传递,全年志愿服务1460多人次;全市51名大学生“村官”志愿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辅导留守儿童,帮扶困难儿童。全市有志愿者服务站9个,志愿者分会25个,注册志愿者近3万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按照《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2年)》要求,以心理健康提升行动为重点,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已形成。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设立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印发心理健康教育报、排演心理剧等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规手段。不同学段、不同区域的学校根据各自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咨询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团队实践活动争创特色。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持续推进,第二套《青春自护读本》正式编印发放,直溪镇天湖村成立全市首家青少年法制辅导站,青少年维权服务平台延展至农村。举办少儿书画展和“红读”征文比赛,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民间艺术培训基地稳步发展,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开设20多个少儿专业,培训小学员2000多名,实现人才培育与文化发展双赢。家长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组织家教讲师团深入学校、农村、企业、社区等开展长期性家庭教育知识巡回讲座,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在儒林镇河下村、指前镇卿卿针织厂、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家长学校举办《让留动的花朵健康成长》、《牵手您的孩子,畅游书的海洋》、《做心理健康的父母》家庭教育报告会。“阳光驿站”建设不断强化。有效结合“星级文化示范村”创建和“农家书屋”建设,组织未成年人在寒暑假和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市妇联实行资源共享,合力建设儿童快乐家园。建立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管理网络,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活动,聘请128名网吧义务监督员,对辖区内的网吧、游戏房进行经常性监督,净化社区网络空间。校园安全防范全面加强。集中检查校园安全,排查涉校纠纷、各类安全隐患,落实校园门口交通标志改造、道路渠划、治安防范等措施。对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周边治安秩序复杂地区开展专项治理,依法取缔违规经营网吧、游戏室,收缴赌博机。社会舆论宣传常抓不懈。广电台《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专栏和《教育时空》栏目按期播出,重点宣传责任部门的特色工作。《今日金坛》及时全面地报道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地开设专栏,刊出专版。《金沙周刊》以学生的视角,优美的笔触,适时刊出图文并茂的专版。《洮湖》杂志开辟未成年人作品园地。严格执行不得播出电脑游戏节目的规定,制作未成年人动漫公益广告在黄金时间播出。(吴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