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0年,全市全力加快开发区、城南新区、茅山风景区板块建设,扎实开展项目投入、招商引资、创新发展,积极实施产业转型、环境面貌、民生事业提升工程,全市经济社会运行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良好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56000元;财政总收入51.5亿元,增长24.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42.7亿元,分别增长22.5%和24.2%。
【产业结构】 工业经济质效同升。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12.84亿元,增长43.2%。入库税收超千万元工业企业21家。全市20强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76亿元、增长47.9%。光伏新能源成为增长最快产业,全年实现开票销售收入74.7亿元,入库税收3.6亿元。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667公顷,河蟹成为单一品种年产值超10亿元产业,长荡湖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示范区、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优质稻米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总投资50亿元东方盐湖城项目正式签约。中大国际商贸城建成投用,钢材市场、万和国际商贸城、华地百货、紫云湖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业取得进展,中信银行落户,新增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各1家。
【有效投入】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增长22.5%,其中工业投入142.7亿元、增长24.2%。完成增值税设备抵扣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增幅位列常州辖市区第一。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全年开工建设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37个,占比近70%。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加快完善,完成投资近30亿元,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产能近1000兆瓦。利用外资量增质提。全年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7.41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54亿美元,分别增长23.5%和18%。埃玛克机械、帝目封装设备、新型合金等一批先进装备和新能源产业项目成功落户。
【创新能力】 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金坛市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创新型企业5家。申请专利1554件,其中发明专利占353件,华荣生科“新型酶制剂及酶促生产医药中间体”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载体建设效果显著。加快建设企业“一站三中心”,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新签入驻企业18家,累计47家。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大。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215名,其中海归人才59名,常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5名。天龙光电从美国硅谷引进博士团队,重点研发薄膜太阳能设备。
【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丹金溧漕河改道和航道整治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先导段和船闸段全面开工建设。完成72座城乡公交站亭建设、48座农危桥改造和21座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10千伏五联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水湟线增容工程。老城改造与新城规划同步推进。县府路周边危旧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完成拆迁任务总量的95%。全面打通城区4条结转道路,市场路提升改造接近尾声。滨湖新城规划提升方案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工程BT项目正式签约,钱资湖周边道路节点全部贯通。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深化拓展村企结对、挂钩帮扶、强村带弱村等共建内涵,20个经济薄弱村全面转化,5个现代化试验示范镇村、30个集中居住示范点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扩大。
【生态环境】 金坛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国家生态市创建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圆满完成长荡湖网围和餐饮船整治工程,压缩网围养殖面积2267公顷。完成11条镇村河道、275个河塘清淤工作。实现全市“三清一绿”合格村全覆盖,67个村达“五化三有”。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3.9分。完成6条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地6公顷以上。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5天。长荡湖、钱资湖水质稳定达Ⅲ类标准,金花河、电胜河、下塘河等3条市河均达水清标准。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污染物集中治理,第一污水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和第二污水厂扩容及提标改造工程通过验收,4家镇污水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全部开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民生保障】 突出惠民利民、和谐共建,确保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富民就业持续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61元,分别增长10.7%和12.7%。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1%。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每月分别提高到360元和250元,全年发放五保户供养经费629万元。各项保险基金征缴率超98.8%,社会养老保险金备付率达35个月。民生实事扎实展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完成南二环、虹桥、华苑等区域的内涝整治。对华城一村、金沙花园等6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试点。城区新增7000平方米公共泊车面积,基本建成1.5万平方米停车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
【社会事业】 成功举办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第十届道教音乐汇演和长荡湖湖鲜美食节等活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金坛市被授予首批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出色承办第十五届“华杯赛”,荣获团体第三名。卫生惠民工程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力提升,完成20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顺利通过省“十一五”人口计生终期评估。文广体繁荣发展。大型现代儿童剧《留守小孩》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有线数字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开通高清数字电视。圆满完成第十七届省运会承办任务,以71枚金牌位列省运会县市综合排名第二名。(赵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