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

地税

【概述】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组织收入带来的严峻挑战,金坛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市地税局)按照行动快、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的要求,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保证税收收入逆势上扬。全年累计组织收入157700万元,同比增收4587万元,增长3%。其中,省级税收5393万元,同比增收553万元,增长11.43%,完成年度计划的101.75%;市级税收86112万元,同比增收8524万元,增长10.98%,完成年度计划的100.13%;征收社保费58516万元,征缴率98.59%;征收其他规费基金7679万元。一般预算收入69257万元,同比增收7081万元,增长11.39%。

【重点行业管理】 2009年,市地税局推出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登记管理、集中管理、集约式税收服务和外出施工企业税收服务管理新模式。对餐饮业实行大额消费巡查备案制;对货物运输业实行评审制度,进一步完善辅导期制度、半年度评审制度、“警戒线”制度、年审制度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做好自开票纳税人年审和综合评审工作;对盐矿、砖瓦、轧石行业实行比对核查制度,密切与工商、电力、国土、矿管等部门的联系,强化信息资料的比对,严格销售额的核定,全年组织入库资源税2957万元,同比增收1218万元,增长70.04%,涨幅居各税种首位。

【重点企业管理】 2009年春节一过,市地税局就给全市重点税源企业发放慰问信和税源调查表,了解重点税源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纳税情况和税收政策需求。利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收入分析档案,分类统计收入增减因素,对收入的增减变动进行量化分析,及时查找征管薄弱环节,采取应对措施。实行一旬一分析,一旬一比较,努力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跟踪拟上市公司税收管理,提高重点税源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一分局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及时开展税收政策辅导,组织税收入库。华盛天龙入库个人所得税1575万元,激素研究所入库个人所得税140万元,利步瑞和华泰入库个人所得税80万元。市地税局实施税企挂钩服务制度,2009年,将税企挂钩服务对象由2008年的20户扩大到100户,党组成员作为重点骨干企业联系人,定期走访重点税源企业,全市287户重点税源户入库税款6.84亿元,占市级税收的75.24%。

【重点税种管理】 2009年,市地税局切中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在建筑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全面推行预警值管理。全年3个行业入库企业所得税4413万元,入库增长率57%,成为单税种管理的新支点。开展2009年度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和全员全额明细申报工作,完成自行申报1139人,补缴税款64.57万元,退税8.4万元。结合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源排查和监控力度。贯彻、落实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做好新、老政策衔接期的政策调整、内外宣传辅导和具体征管工作。做好营业税应税收入控管工作,完成185户次企业的2008年营业税应税收入纳税申报情况的审核评估和2009年企业应税收入核算方式的认定工作。完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清查后续管理,建立清查数据库,加大两税申报审核力度和数据比对,全年入库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10571万元,占市级税收总量的12.28%。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土地增值税清算业务小组,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18个项目进行清算,全年征收入库土地增值税3699万元,同比增收799万元,增幅27.55%。

【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 年初,市地税局出台2009年纳税评估工作意见和税收检查工作意见,明确征管分局纳税评估指标要达到市级税收任务的2%,征管分局日常检查查补收入不低于市级税收收入的1%,稽查局查补收入不低于市级税收收入的2%。开展分局之间的交叉评估工作,实现增收、提能、保质、服务的“四赢”目标。全年开展纳税评估377户,评估补缴税款、滞纳金2505万元。按照先宣传再稽查、先自查再稽查、先整改不稽查的工作要求,开展人性化稽查。同时,市地税局与市国税局沟通,开展检查信息交换、联合检查举报案件和打击假发票专项整治等活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质效和落实减负三大目标。稽查局和各分局合计查补税费5608.11万元,其中企业自查3865.89万元,检查查补1742.22万元。查补总额占全年税收收入总额的6.13%,为常州地税系统最高。

【社会综合治税】 2009年,市地税局与全市30个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初步形成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开展国、地税数据信息比对和企业税负信息比对,促使纳税人及时、足额申报。对少数重点企业历史遗留的税收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在不违反税收政策的基础上,为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欠税清理】 2009年,利用3.0大集中系统上线前期欠税核查契机,对欠税企业一户户过堂,逐户制定清欠计划,严格滞纳金加收制度。加强纳税申报审核和税款缴库监控,对于不按期申报、申报资料异常、申报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纳税人,及时核实情况,采取措施防范欠税。落实催缴制度和欠税公告制度,全年入库本年新欠1582万元,清理往年陈欠418万元,欠税入库占市级税收的2.32%。

【审批制度改革】 2009年,市地税局推行行政审批制度“瘦身”改革,变“先审后批”为“先批后审”,除少量报国家税务总局、省地税局及需国、地税联合审批的项目外,其他市局涉税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基层分局,共下放审批权限39项,不需审批的14项,减少流程的44项,减少前置条件的5项。审批制度改革后,当场办结的涉税事项212项,限时办结的涉税事项41项,当场办结事项占全部涉税审批事项的85%。推行涉税事项“同城通办”,纳税人不受经营地点和所属税务机关的限制,根据成本最低化原则,从优选择办税场所办理涉税业务。2009年,市地税局“同城通办”范围有税务登记、申报纳税、缴纳税款、领购发票、税务机关代开发票5项业务,约占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数量的90%左右。

【“一网式”服务】 2009年,市地税局上线征管信息系统3.0,实现省级数据大集中。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厅”,拓展网上办税范围,逐步把报表领用、涉税审批、发票查询等业务移植到网上。建立“税企通”网络平台,实现纳税人和税收管理员在线直接沟通。在全市3800多户企业中推广CA认证,确保网上办税电子数据的合法性和保密性,实现纳税申报无纸化报送的目标。全年全市网上申报率98%,电子缴库率95%,税款入库率99%。

【税收宣传】 2009年,市地税局为行业发展举办税收政策“解读日”服务12次,受众5000余人次。为企业减免税款9000余万元,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款184万元。开展第18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其中,机关和三分局联合开展的“春天,我们一起奔跑”--全市建筑房地产业集约式税收服务新闻发布会、五分局开展的“沐税收优惠春风,品科学发展盛宴”--支持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高层论坛等宣传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市地税局被常州市地税局评为税收宣传月活动先进单位。

【“第三方”服务】 2009年,市地税局成立纳税人维权服务中心和10家纳税人之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纳税人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调查,落实每月15日的“局长接待日”制度,开展“领导班子心系百企”、“组团服务老字号”、“提供特色服务、创优投资环境”、“双百双千”(百名党员、百名税务干部走访千户企业、千名纳税人)走访服务等系列活动,打造“维权360度”服务品牌,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星级”服务】 2009年,市地税局专门成立纳税服务科,各分局的征收所更名为纳税服务所,专司纳税服务工作。开展办税服务厅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礼仪培训,进行星级服务窗口、星级服务标兵、平凡之星评比活动。城区办税服务厅获省级巾帼文明岗称号,第三分局被评为常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和常州市人民满意好站所。在常州市地税系统“双争”评选中,市地税局获优质服务金牌1个、铜牌1个,8人被评为星级服务标兵。在常州市工商联、国税局和地税局联合开展的纳税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市地税局群众满意率名列7个同级受查单位第一。

【“免填单”服务】 所谓“免填单”服务,就是纳税人只要在《代开普通发票申请表》填上自己的名字,下面的工作就可以由税务人员代为完成。2009年,市地税局自行开发“免填单”服务软件,在各项业务中全面应用。4月,“免填单”服务项目被常州市地税局评为纳税服务金牌,被挂到常州市地税系统工作平台上推广应用。同时,市地税局《推出门市开票“免填单”专项服务,实现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双减负”》的经验材料被省地税局以专题简报形式向全省地税系统推广。

【汇算清缴、专项评估、中介鉴证资源共享】 2009年,针对企业所得税政策复杂、涉及面广、计算繁琐和申报要求高等特点,市地税局探索创新汇缴新模式,对全市2008年度销售经营业绩在1000万元的企业和列入专业事务所进行鉴证的所有单位实施专项评估,评估人员与鉴证人员一同进入企业,一同核实情况,鉴定结论和评估差异共享,分别制作鉴证报告与纳税评估报告。全年完成1109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和805户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其中,个人所得税汇缴补税300万元,企业所得税汇缴补税5100万元,在周边地区企业所得税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金坛企业所得税仍保持9.2%的增幅。

【餐饮业大额消费巡查备案制】 2009年,市地税局将餐饮业纳税人分为大、中、小型,实施分类管理,分别纳入巡查备案管理。纳税人在接受订餐时,对于一次性订餐3桌以上或一次性消费3000元以上(含)的,需填写《餐饮业大额消费情况备案表》,作为其他纳税资料在月后15日内报送。地税部门每月对列入备案巡查管理的纳税人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特别是节假日,增加巡查人数和次数,填写《餐饮业大额消费巡查记录》,与纳税人申报的备案表比对,有差异的实施纳税评估或移送日常检查。推行半年来,餐饮业申报不足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全市餐饮业全年入库税款1910万元,同比增长33.29%。

【建筑业、房地产业一体化管理】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建筑、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市地税局适时推出“四步走”一体化管理战略。第一步是推行项目管理,找准节点治理税控“短板”;第二步是推行集中管理,流程再造规避缺位风险;第三步是推行集约服务,刚柔并济打造服务亮点。通过订单式服务、免填单服务、税收政策解读日等十大专项服务,担当起扶持企业解困、服务企业发展的责任。第四步是推行“一站式”服务,保障外出企业办税无忧。针对金坛外出施工建筑安装企业较多的实际,联合市建设局共同出台《外出施工企业“一站式”税收服务实施办法》,借助外管处和驻外办事处管理平台,推行登记管理、外经证开具、税费征收等作为“一站式”服务。全市建筑业、房地产业全年实现地方税收40109万元,占市级税收总量的46.58%,同比增长17.79%。(杜秀玲)

  编辑 黄生龙

打印 关闭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