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概貌

历史文化

【建置沿革】  金坛区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即有先民栖息、生存。春秋时期,金坛属吴地,战国时期为越、楚所割,秦汉归曲阿县,晋系延陵县金山乡。隋末农民起义中,乡人自立金山县。唐武周垂拱四年(688年),改为金坛县。此后县名一直未变,但境域和隶属关系多有变动。

  1949年4月24日,金坛解放,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11月改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撤常州专区,属镇江专区。1958年8月,撤镇江专区,属常州专区。1959年9月,撤常州专区,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金坛县属常州市。1993年1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县级),以原县行政区域为市行政区域,金坛市由江苏省直辖。2015年5月,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

【风景名胜】  金坛,处江南丘陵地带,独特的山水资源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景观。古时,曾有文人将金坛的景观归纳为“金沙八景”,即乌龙叠翠、南洲渔笛、白龙澄碧、漫塘春水、北渚莲舟、洮湖夜月、四平夕照、三峰晓云。“金沙八景”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山边、水边、城边为轴线,以道教养生文化、山水农耕文化和城市名人文化为底蕴,勾勒出一幅新的金坛风光画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茅山——中国道教圣地,林荫覆盖,云蒸霞蔚,道家的三宫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观,令人顿生“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之感。“凉月如钩挂水湾,江南风物镜中看”的洮湖以及众多河流、芦荡组成的密集水网,使人领略“鱼米之乡”的无穷韵味和意境。戴王府、段玉裁纪念馆、华罗庚公园、龙山禅寺等名胜古迹层楼叠阁、鳞次栉比。

【人文荟萃】  金坛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三国至清末,金坛有影响力的诗人、学者、著述家、政治家有百人以上,其中佼佼者有唐代诗人储光羲、戴叔伦,明代医学家王肯堂,清代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近现代有《神曲》译者王维克、《民立报》主编徐血儿、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汤定元、地质学家孙枢、自动控制学家冯纯伯、生物学家王志新、物理学家周远、微电子专家胡正明等,还有人造地球卫星功臣钱骥、法学家杨兆龙、教育家段力佩等。(刘士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