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概貌

  • 地情概述
  • 历史文化
  • 土特产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人民生活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组织机构与负责人名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述】 2013年,全市上下紧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推进实施的历史机遇,坚持“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趋好的态势。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06.12亿元,财政总收入101.8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8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42亿元,工业投入155.31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71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促现代农业速效同增、先进制造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持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向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5.38亿元,同比增长9.7%;全市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征收期完成482.46亿元,同比增长9.2%;开票销售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576家,比上年增加107家,亿元以上企业88家,比上年增加16家;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绝对量排位常州第四,增幅居常州第二,均比上年同期提升一位。大唐国际金坛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可研阶段支持性文件已全部取得;港华地下储气库、亿晶100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均取得省发改委核准批文。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4.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0.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15亿元,同比增长13.7%。“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茅山旅游休闲集聚区被列入常州六大服务业集聚区之一。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友好联盟大会暨第十二届亚太盆景赏石大会、常州市乡村旅游节,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东方盐湖城、壹号农场、宝盛园等在建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发展稳健,成功发行10亿元“三期金坛企业债”,年末全市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472.11亿元和338.75亿元,比年初增长17.7%和18.1%,全市贷存比71.7%。积极参加上海经贸合作活动和中东西部经贸洽谈会,组织(香港、上海)现代服务业推介会,成功引进上海大众、奔驰2家汽车4S店。农业生产保持稳增。实现农业总产值57.23亿元,同比增长5.3%,粮食总产量28.29万吨,比上年增加305万吨,夏粮和小麦单产实现“十连增”,水稻单产实现六连增,在全省率先实现“亩产吨粮”;新增常州市级农业园区4个,“长荡湖”牌、“万叶”牌、“苏标”牌三只河蟹品牌入选“中国十大名蟹”,金坛雀舌茶、金坛市无节水芹分别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审定。

【有效投入持续加大】 切实发挥项目对经济带动作用,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招商选资,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重大项目实现突破。全市1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1.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8.7%。嘉寓门窗、奥托立夫、六九新材、宝能建材、科菱库、世越羊绒、天誉物流城、上阮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等45个项目竣工投产;中策轮胎、埃马克机床、康泰生物疫苗、世亚科技、隆英特钢、东方盐湖城等38个项目超过序时进度。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签约项目182个,协议总投资186.7亿元,其中总投资超亿元项目47个,在谈项目600多个。金昇公司并购德国卓朗纺机项目顺利完成股权交割。全年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43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2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4.5亿美元。

【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金坛市连续第7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成立“常州瑞华—浙江大学汪槱生院士工作站”和“国电兆晶—浙江大学联合研发中心”,鑫田电子与以色列公司的合作获省国际合作项目立项,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凡登公司钱海鹏博士入选中组部第九批,28人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全年共争取科技经费3560万元,其中金昇实业、六九钛业分别获得国家、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资助2155万元、700万元。

【城乡建设有力推进】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金武路快速化改造、延政路西延、南二环改扩建、金宜路景观化改造和金城港等工程顺利启动,新镇广路北延、金武路西延、春风西路建成通车,汇贤路、横街西段等城市道路改造全部结束。完成80公里农村道路提档升级,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提升工程建成通航。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开展砖瓦窑专项整治,共盘活和处置存量土地397公顷,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46公顷,有效保障各类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加快滨湖新城建设,全力推进市民服务中心、档案馆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老城区配套功能,完成望华新村、周家棚等8项防汛排涝工程。区域供水继续推进,建设主管网26公里、改造支管网35公里。优化提升城市公交网络,调整8条城市公交运营线路,开通首条夜间线路和城市内环线路,方便市民出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总量594家,入社农户16.8万户。新增流转土地2500公顷,累计流转面积19000公顷,有效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扎实推进10个集中居住点建设。“三集中”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批小农水重点县、新建河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圩堤达标和塘坝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完工。

【生态环境有效提升】 大力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南洲公园、金沙公园、愚池公园等“五大开放式公园”的管理,全面完成第三期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和1667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工程,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和农村河道管护基本全覆盖。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国家、省卫星遥感监测“零”通报,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完成35家化工企业废气、臭气专项整治,关停5家“两高一低”化工企业。

【民生保障日益完善】 全年共投入财政资金8.3亿元,用于改善居住条件、推进科技富农、方便交通出行等八大类31小项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并轨,养老、医疗、失业等三大保险参保率保持98%以上,失地农民保障实现“先保后征,应保尽保”。住房保障体系省级示范市创建成功,安置经济适用房300户,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近1800套。广泛开展助医、助残、助学、助困等各类救助活动,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超1亿元,救助家庭1.8万户。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突出惠民利民、和谐共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发展成果市民共享。教育事业进步明显。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考核验收,本二以上达线率58.5%,增幅连续两年居常州市首位;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成功举办金坛市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总投资8000万元的省级未成年人校外实践基地落户金坛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金坛籍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3金1银;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取消药品加成,对尿毒症患者门诊、血液净化实行免费治疗,移址新建的朱林卫生院、水北中心卫生院投入使用。(曹江 范丞明)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