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2年,金坛市工商局以推进“效能建设”为抓手,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发展各类私营企业910家,个体工商户2055户,新增注册资本近48.7亿元,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9.7 %、137%、211.55%。
【建立工商数据分析利用机制】 市工商局出台完善工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落实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围绕“金坛经济跨越发展”讨论调研活动,报送《关于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设想》调研报告,出台服务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20条举措。对接全市40项重点工作,建立热点问题会商解决机制,落实具体帮扶措施70多条,先后帮助解决“港华储气有限公司”冠国家级企业名称等重点项目难题15个。
【积极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市工商局通过建设标准化窗口登记大厅、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推行网上登记等举措,进一步提高窗口登记效能。围绕全市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小巨人”企业以及自主品牌服装企业3个行业方面的扶持意见进行跟踪服务,协助开通金坛市纺织服装网,完成金坛市第一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第一家农村劳务合作社、第一家外国保险公司营销部和第十家企业集团的注册登记。积极推进个私协会建设,召开开发区商标战略实施暨品牌培育推进会,举办首届《我爱家乡、我爱生活》“光彩杯”摄影展。牵头组织召开10家商业银行参加的联席会议,为私个协会企业开通专项绿色信贷通道。全年共组织开展“银企对接”8场次,全市私个协会共获金融机构43亿元的综合授信,新办动产抵押登记87件、股权出质10件、商标权质押贷款1件,累计组织各类创业培训34场次,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金珠”成为金坛首件中国驰名商标】 2012年12月31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最新认定的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的“金珠及图”商标榜上有名,这是金坛市首件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标志着金坛商标品牌战略实现质的突破。根据国际惯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受国际法律保护的品牌标志,各国政府均对其予以较大范围的保护。通过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具有巨大的含金量,其不仅是中国企业品牌保护的最高荣誉,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是企业商品在质量与信誉上的象征,在社会各界享用较高的声誉。
【服务新农村建设】 市工商局积极做好“农超对接”的后续工作,组织开展金坛名特优农产品进驻上海超市启动仪式,协助组建常州市首家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金坛市长荡湖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促成7家涉农企业与上海华联超市、世纪联华等近百家超市进行“联姻”,对接金额1亿元。加大“红盾护农”力度,搭建农资短信服务平台,开通工商农资管理QQ群,设立20个农资商品投诉举报站和8个农民消费维权援助中心,新设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96家。
【市场秩序综合整治】 市工商局通过开展“强监管、惠民生、促发展”、“打假冒、惠民生、促发展”以及“筑牢红盾防线,维护食品安全”集中执法行动,分别查处一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查办2起影响较大的商业贿赂行为,办结各类食品违法案件38件。完成全市1205个经营性网站的数据比对工作,网站电子标识公示率100%。建立全市网站数据库,与全市四大重点网站建立联系人制度和网站信息备案制度,依法查处3起利用网络发布虚假广告行为。积极开展格式合同专项整治,通过金坛电视台发布格式合同专项整治行动通告,帮助茶农规范“茶青收购合同”,对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和金广电公司的格式条款合同实施备案。全年共查处格式合同违法案件20起。
【社会管理创新】 市工商局联合公安部门建立“涉传信息共享系统”,成功查处案值1000余万元的“慈航援助”特大网络传销组织,捣毁各类传销窝点7个。成功调处金坛市诉调对接历史最大的一起纠纷,涉及争议金额12. 09万元。联合法院成立“商事合同争议调解中心”,金坛工商局的商事合同争议调解制度被常州市工商局在系统内予以转发。与市综治办出台在无证无照数据交换工作中的两个文件,通过“数字城管”及时移办需前置审批的无照经营户信息754条,录入“清无”信息系统1371条。强化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大商场食品抽检力度,积极会同食安委对涉及 128个品牌共计2292公斤的“问题蜜饯”全部下架封存。协助首届“中国·金坛万人品茶节”组委会做好茶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积极开展综合治理联合执法,全年共承办市纪委、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移交案件5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 件,与农林、公安、药监、卫生和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5次。
【商业道德专项治理】 市工商局围绕群众反响强烈的经营领域道德失范等问题举办各类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等各类法制宣讲8 场。发挥个私协会以德育人的作用,对22名特困生进行扶贫助学,共发放创业扶贫助学资金3.5万元,向21家困难私营业主送去2.8万元帮扶资金。深入开展“消费与安全”主题年活动,成立残障人士消费维权法律援助团,聘请7名新闻工作者为市第二批消费维权志愿者,在全市中小学校建成5个消费维权联络站,1个青少年消费维权教育基地。加大茅山和长荡湖等主要景点外地到金坛消费者维权站点建设力度,实现对重点群体和重点行业的消费维权道德宣传教育全覆盖。注重典型激励,推出“坚守良心秤”的模范经营户徐罗忠,参加常州市道德讲堂进市场报告会并被评为月度“常州好人”。有6家单位(行业)获“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先进单位(行业)”称号。推荐申报国家级“守重企业”(守合同重信用)4家,省级“守重企业”4家,常州市AAA级信用企业6家,有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优秀经纪人,1家企业被评为常州市级优秀经纪人。
(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