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2年,全市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金坛市政府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两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市残联获得省残联“全省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共建帮扶。与小南门社区支部“机关支部与村(居)支部”共建活动,组织和参与党员进社区参加义务劳动、慰问社区贫困老党员等系列共建活动,投入5000元帮助社区支部解决办公电脑;开展第三轮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工作。残联党组、理事会与朱林镇西岗村结成帮扶对子,向该村提供3万元扶持资金,帮助其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多次深入结对村--朱林镇高桥村进行调研,了解该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下拨资金2万元,支持村经济发展。
扶贫救助和社会保障。全年,市残联抓好残疾人低保、重残救助、养老及医疗保险等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全市3039名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907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到全额救助,2018名低保外重度残疾人和216名依老养残、一户多残家庭的特殊困难残疾人得到生活救助,6871名三级以上持证残疾人医疗保险由市财政全额补助,参保残疾人医疗报销取消起付线,且报销标准比健全人群提高10%,136名低保及低保边缘户中的精神病人住院享受二次报销,4100名无业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参加新型居民养老保险,其中984名重残人员得到全额补助。投资4万多元为18户管网区域内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安装自来水管道。市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资助25万元,购买彩电175台,向贫困残疾人家庭赠送,基本实现贫困残疾人家庭彩电全覆盖。残疾人免费乘公交由原来的城区公交延伸至镇村公交,为4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房实施改造。
康复服务。开展“三助一给”和0~14岁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工程。投入17万元,对239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其中,全免35名;优惠204名。为576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发放免费服药卡。为1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争取彩票公益金长期住院医疗救助6万元。将15名残疾儿童转介到常州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并对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费用实行医保报销,根据救助标准再给予补贴2.48万元,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负担。协调市人社局出台市“将部分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障”政策,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常态化。初步建立智力、精神病人医疗、工(农)疗一体化模式。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以集中安置轻度智力、精神残疾人为主的工疗站,有30多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在接受工疗,工疗人员人均月收入500多元。薛埠残疾人庇护托养所为肢体、精神、智力残疾人开展农疗劳动项目,为日托型精神残疾人开展围巾打结、无菌生产棉花球等工疗项目。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工作。投入资金3.5万元为全市65户残疾人家庭安装语音(闪光)门铃、沐浴椅、座便椅等112件无障碍设施。
庇护托养服务。市残疾人庇护托养中心建设工程主体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做好中心机构和人员组建的基础工作,市编委批复市残疾人庇护托养中心为正股级全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名。10月,通过全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聘工作人员1名,为中心运转提供人员准备。全市7个镇级残疾人庇护托养所的运行、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建3个镇级残疾人庇护托养所,累计庇护重度残疾人210名。
教育就业。年内,与扬州特教学校签订委培协议,免收金坛市借读的残疾学生所有的学杂费等一切费用,解决全市视力残疾儿童多年来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秋学期,有1名盲童入学。共向全市33名高中及高中以上残疾学生发放教育补贴4.25万元。向11名残疾学生发放励志奖学金1.81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白沙枇杷、迷你小南瓜、水晶萝卜等9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残疾人405人次。组织5名盲人参加常州市初级盲人按摩师培训,新建盲人按摩店1个。推进残疾人就业。全市新增18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65名残疾人集中就业,110名残疾人灵活就业。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宣传、征收工作,征收保障金875万元,比上年增19.86%。全年,残疾人分散就业人数为714人,比上年增2.5%。举办残疾人就业春季专场招聘会,有20余家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就业岗位47个,25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发放自主创业金20人4.9万元。新创建朱林水芹、薛埠下杖有机稻米、金城镇双阳大棚蔬菜为常州市级扶贫示范基地。
“强基育人”工程。全市残联工作纳入各镇区“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目标考核体系。全市各镇区7月召开镇级残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完成镇级残联换届选举工作,9月召开市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委员。市残联各专门协会和各区镇残疾人综合协会召开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各协会新的组织机构。市残联提请市编委下发《关于增设镇(区)级残联理事长职位的通知》,为实现镇(区)级残联理事长专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全市村(社区)级残疾人协会形成主席、联络员和残疾人专职委员三位一体的格局,为扎实开展基层残疾人工作提供可靠保证。通过组织镇级残联理事长赴无锡学习考察、组织各区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参加常州市残联培训及举办全市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培训班等形式,培训残疾人工作者250人次。残疾人专职委员袁志杰在全国社区残疾人就业指导员服务竞赛中获第二名,被评为首届“全国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之星”。11月,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信访维权。全年接待来访16人次,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101人3.66万元。为414辆残疾轮椅车发放燃油补贴10多万元。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出行权。市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26件,占案件数的8%。接待法律咨询150余人次。为残疾人代书各类法律文书20余件。使受援的残疾人避免损失或取得利益26余万元,为受援的残疾人减免法律服务费2.6万余元。第三次全国“肢体残疾人活动日”,组织10多名肢残人参加常州市残联“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残疾人事迹演讲会,获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第29届“国际盲人节”围绕“推进文化建设,共享文化成果”的主题,组织30多名盲人举行卡拉OK唱歌活动。10月14日,金坛市电视台手语新闻在《本周金坛》栏目首播。
宣传文体。做好自身宣传平台的建设工作,丰富《金坛残联》简报的内容,扩大发行面。及时更新市残联网站内容。全年被中残联网站录用33篇,省残联网站录用23篇,常州市残联录用94篇,《今日金坛》报道22篇,《常州日报》报道3篇,金坛电视台报道20篇。朱林镇黄金村创建成省级“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示范社区,新创成3家常州市“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试点社区。全市共储备残疾人体育苗子18名,组队参加常州市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获15块金牌、4块银牌,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选拔4名运动员参加省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获1金1银1铜,1名运动员入选省队。
【金坛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9月25日召开。全市残疾人及亲友、残疾人工作者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102人与会。市政府相关单位负责人,各区镇非代表的分管领导、专职干部及市残联机关工作人员50余人列席会议。常州市及其他各辖市区残联理事长,市领导吴小华、王新辉、陈锁龙、姜玲到会祝贺。大会由市残联副主席于立俊主持。会议审议通过市残联第三届主席团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委员。大会期间召开市残联四届一次主席团会议,聘请吴小华为第四届主席团名誉主席,选举陈锁龙为主席团主席,于立俊、曹玉芳、江忠平、李志鹏、聂卫斌、章莉萍、陈兴龙为副主席,并推举曹玉芳为市残联第四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周延卫、许忠平为副理事长。
【残疾人人口普查工作】 金坛市6月1日至7月30日开展全市残疾人人口普查。全市共录入残疾人人口信息28983条,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陈卫东)
编辑 闻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