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15年4月,根据金坛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金坛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组建金坛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管办),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建制,挂金坛市政务服务中心和金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牌子。2015年,全区政务服务工作践行“服务经济、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塑好形象”的宗旨,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全市共有25个市级机关部门和10个公用事业单位、中介机构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共设111个窗口,有工作人员224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窗口工作人员179人,工勤、保安、导服员11人,“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话务员14人。中心全年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59万件。其中,即办件54万件,占92 %;承诺件5万件,占8%。各类办件收费(含契税、车购税、各类基金等)8.3亿元。“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4万件,群众满意率98.9%。
【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年内,根据中央“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要求,对金坛区五轮审改梳理出的3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清理,取消所有非行政许可事项。出台《金坛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确定金坛区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69项,与上轮审改清单相比,精简事项153项,精简率为47.5%。根据审批事项目录变动情况,对权力阳光系统权力库的事项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将审改确定的许可、管理服务和上报件全部在网上调整到位,将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落到实处。
【商事制度改革】在推出企业设立登记“三证合一”服务的基础上,10月1日全面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服务,全新的“一照一码”涵盖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所有功能,实现了企业登记“一表申请、一窗收件、并联审批、核发一照”审批服务,大大简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环节,节省办理时间,年内发放新版营业执照690张。协调解决新登记或是变更的个体工商户在申报银行账户和车辆登记时,需要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资料的审核要求,保障商事制度改革在金坛区顺利推行。
【项目网上审批系统建设】2015年,按照常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共享、网上审批系统”应用工作的要求,制订金坛区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方案和手机移动平台建设方案,明确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功能、建设步骤和保障措施。通过招投标,确定一家软件公司对原有办公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梳理、完善事项申报材料共享、个性化表单等功能,筑牢并联审批系统的数据库基础。与五大阶段牵头部门进行专题对接,梳理各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和中介环节,确定将14个审批部门的 66个审批服务事项和48个中介(技术)服务事项定制入网。多次召集涉建项目部门和窗口业务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全流程演练,现场解决部门和窗口提出的有关整体设计、操作功能、中介服务等方面的30多项问题。
【开展“服务园区、服务项目”活动】组织住建、规划、环保、消防等部门赴直溪、朱林、指前等工业园区开展“服务项目、服务园区”活动,跟进泰明光伏、科林线缆、凯丽纺织等十多个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现场解决项目推进、园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着力解决重大项目江苏康泰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1.4万平方米房产手续办理和常州武矿电气设备有限公司防火门、消防栓与设计图不符等问题。牵头召集国土、规划、房管等部门召开会议,拟订关于园区标准厂房的分割、转让的政策文件。
【编研发放服务手册】2015年,将近年来国家、省、市、区出台的72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编成《中小企业优惠政策汇编》,向金坛区各级领导干部、企业家、招商人员、政务服务工作人员、部分机关干部免费赠送。区委书记范寿柏专门为此册作“用足政策红利、激发创新活力”的序。将五轮审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169项、管理服务事项206项、上报事项89项,编印成《行政服务指南》,对每个事项的类别、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办件类型、承诺时限、办理程序、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办理地点和联系电话等十个方面进行明确公示,为企业、群众提供详实的办事参考。编印行政服务百宝箱系列丛书之综合便民服务篇和审批服务创新篇,通过大量的彩图配释,让群众和企业对政务服务中心和下辖分中心的职责以及部分办理事项的流程有更直观的认识。
【竣工联合验收工作】2015年,对原《金坛市工业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及时组织规划、国土、消防、质监站等8个单位验收人员集中上门验收,验收时限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在稳步推进竣工联合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将验收范围从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扩大到服务业、拆迁安置房,为主体基本竣工的东方盐湖城、锦绣家园拆迁安置小区、泰明光伏、武矿电气等20多个项目提供提前介入服务,为项目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个性化操作方案。全年共对宏瑞机械、圣鑫光伏等52个项目完成竣工联合验收工作,项目竣工一次性通过率92%。
【落实减负增效】年内,及时就财政部等上级部门关于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放开部分专业服务价格、降低部分涉房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工作进行部署,取消、停征和免征5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房产测绘等四项经营服务性收费,规范人防工程建设和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收取标准,并出具相关《会议纪要》。规划窗口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所有工业项目规划方案审批全部由窗口负责办理。地税分中心全面落实《全国纳税服务规范》拓宽服务模式,房管分中心将他项权利登记中的一般抵押登记等2个业务小类、转移登记中的买卖等16个业务小类由二审调整简化为一审,供电分中心推行“电力一点通”智能电网互动服务。
【政务微信平台建设】年内,开发以微信公众服务号、订阅号(面向市民)和以12345便民服务工作平台为主,兼有行政审批、协同办公功能的三合一手机端系统(面向政府工作人员),推进“中心”互联网+工作,满足群众和企业办事便利的需求。政务微信平台让市民通过关心微信公众服务号、订阅号平台的相关信息,同时政务工作人员也摆脱固定场所固定设备上办公的限制。
【“12345”热线便民服务】2015年,开展一系列“进镇区、进社区、进校园、进广场”的宣传活动,扩大“12345”热线的群众知晓度与参与度。邀请电视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和开展专题调查、现场督办,一大批诸如电线杆倒塌、窨井盖缺失、违章搭建等事关城乡建设、民生发展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供水、供电、供气、违章摆摊、露天烧烤、经营场所扰民,局部地段垃圾污水污染等城建市容问题一个电话就能得到迅速解决。热线新推出“出租车叫车服务”“水、电、气、有线电视、电话的报修”等公共服务,便民服务项目进一步增加。全年热线受理群众诉求4万件,同比增长90%,其中电话诉求3.9万件,现场答复办结3.3万件,派发任务单6700件,任务单办结率99.59%,热线回访率100%,群众满意率98.9%,同比提升1.9%。
【中介机构监管】年内,开展执业行为检查,加强日常监督。定期会同中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对相关中介机构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执业行为记录以及“服务承诺、工作流程、收费标准和公司制度”等上墙公示情况,有效净化中介市场服务环境。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加强对8大类73家中介机构联合检查并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工作,A类中介机构20家,B类中介机构 44家,C类中介机构4家,另有5家进入金坛区从业未满一年未参与评价,评价结果在“中国·金坛”门户网站上公布,实现中介服务市场的透明化管理。优化涉建中介机构查询系统。对“涉建中介机构查询系统”内容进一步优化,剔除不符合金坛区发展实际的内容,对相关中介机构信息及中介服务流程图进行修改完善,并将《企业建设项目中介机构服务手册》全面发放到镇区和相关企业。
【窗口品牌建设】年内,开展“一科一品”“一窗一品”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一批主题内涵深、工作措施硬、审批服务优、群众反响好的优质服务品牌如地税分中心“D税服务1+1”、国税窗口“税e融”、受理督办科“12345五星电波”等服务品牌已获群众认可。修订《标准化窗口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从窗口建设标准化、政务公开标准化、服务行为标准化、服务质量标准化、窗口管理标准化五个方面,对进驻中心窗口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
【严格考评强化通报】年内,从工作质量、规范服务、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对窗口服务及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考核,严格“红旗窗口”评比。将双月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结果及扣分原因以文件的形式通报各窗口部门,引起各部门对窗口工作的重视。全年共发现违纪现象32次,并及时召开督查通报会进行通报,提出具体整改意见。每季度对5个分中心进行明查和暗防,检查结果用于年底分中心考核,同时联合监察局对分中心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切实解决工作人员管理和作风建设等问题。
【创优争先】2015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组织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专项治理行动。建立审批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做到“目录之外无审批”。加强作风建设,要求全体机关干部、窗口工作人员、镇区首席审批代办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区作风建设的“八个严禁”,做到规定执行不打折、不变通、不走样。先后有区四套班子老领导、区民建支委和天长、吴江、吴中、宜兴、丹阳、溧阳市(区)等兄弟单位走进中心考察调研,省政府审改专项督查组对金坛区五张清单公布、“三集中、三到位”、创新服务举措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区政管办获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组织推进奖。(高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