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概览

薛埠镇

【概述】金坛区薛埠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卫生镇、江苏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常州市西部中心镇。古有“吴中门户,江东福地”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340省道及宁常、扬溧高速穿境而过,区域和资源优势明显。全镇土地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94公顷,下辖21个行政村、3个场圃、3个居委会、2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81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361人。201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5亿元,财政收入2.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26元。
  农业。201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07257万元,粮食产值15150万元,多种经营产值86650万元,夏粮5235公斤,秋粮公顷单产8385公斤,粮食总产量40858吨;拥有大中型农机481台,农机总动力8.8万千瓦;种植养殖专业户78户;年出栏生猪80231头,年出栏家禽177万只,水产品产量2143吨,水果产量896吨,蔬菜产量29808吨。实施了涉及9个村的省、部级水稻万亩示范片各1个,建设高标准农田1333.3公顷,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133公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新认定家庭农场14家,创成常州市级以上合作示范社3家、常州市级农业园区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初显成效,“巨鹿”牌青锋茶、“晶翠”牌金坛雀舌茶、“晶泉”和“立景”牌葡萄获“常州名优农产品”称号。上阮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创成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福地上阮公司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成功举办常州乡村旅游节开幕式暨赏樱季、首届上阮牡丹展、上阮花视界、水果采摘节等系列活动,京东农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工业。2015年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583家。其中,私营企业302家,个私工业企业281家。工业产品销售收入63亿元,工业利税总额7.93亿元,完成技改项目8项,技改投入0.6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13万美元,外贸供货额7300万美元,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6.3亿元。2015年年初排定的13个新建项目,有9个项目开工。其中证隆印染、上田民防、铠建合金二期、LED光扩散粒子和安得兴金属制品一期等竣工投产;常鑫机械三期、大力新科技、金山汽配、华能风力发电等4个项目分别处于立项、手续报批等准备阶段。在续建项目中,鑫盛印刷科技、兢业医化抗癌药、凯姆乐电子、菲拉克药芯焊丝、恒达电力器材和旭普汽车零部件等6个项目竣工。

  招商引资。全年完成新签约项目23个,协议总投资20.2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其他项目13个。主要涉及机械零部件、机械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在谈项目信息43个,计划总投资约27亿元。涉及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型建材、医疗器械和标准厂房等项目。

  科技。积极促进科技孵化器建设,和招商、经贸部门联合,将镇机械产业园、村联建厂房、东窑村、薛埠村标准厂房融合,申报了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薛埠镇科技创业园,获常州市科技局批准。自主研发和高技术攀升步伐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市场、技术和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加强与各级各类科技重点工作的衔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丰富科技创新内涵,承担省级科技项目4项,省人才项目1个,金坛区科技计划项目13个,培育省民营科技型企业3家,省民科企23家,开发市级新产品5个,确认常州高新科技产品1个,申请专利350件,获专利授权37件。产学研不断取得实效,高层次人才引进倍增。新增产学研合作8项,盘固集团与南理工再签焊接机器人工程中心产学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特种工程塑料纤维、棒材、石墨烯宏量新材料、现代生物技术有机谷物蛋白系列产品等产业化实施,都对镇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项目集聚博士、院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5人及团队,六九新材料获得江苏省科技厅人才团队项目,获得项目资金300万元。江苏涌新和泰成电子获得常州“龙城英才”项目,资助金额100万元,六九材料郭蔚、茅麓茶场王哲明获得金坛区“金沙英才”项目资助。推进科技资源的科普化。广泛开展现代农业、民生等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普及,实施科普惠农兴村工程,以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新建江苏省科普惠农服务站1家、常州科普惠农服务站1家,实施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3项。积极培育科普旅游新产品,推进科普产业化,宝盛园获得常州科普特色场馆称号。

  镇村建设。为加快镇区产业升级,保障园区入驻企业生活配套需求,薛埠镇规划新建了邻里中心。该项目总投资5867.2万元,用地面积8600平方米。规划新建职工住宅楼、食堂等公用配套设施总面积1.5万平方米。项目已完成桩基工程,正在进行主体建设。2015年,编制完成了水库移民后扶“十三五”规划。2015年申报项目6个,使用后扶项目资金1826万元,实施方案已通过审核。其中蚂蚁坝和下庄河溢洪道的整治,提升了集镇区域排水溢洪能力,缓解了雨季防洪压力。为提升农村道路通达水平,方便农村居民出行,继续实施省级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新建扩建农村道路8条,总里程13.4公里,总投资5356万元;完成花茅路提升改造及沥青摊铺工程。完成6座农桥改造建设,争取上级资金90余万元;实施总投入350万元的环卫所和垃圾中转站新建项目,完成设备安装正式投入运行。利用原地税办公大楼改建镇便民服务中心,6月正式启用。投资2730万元在全镇21个行政村的24个自然村开展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5套,提升泵站2座,铺设管网65.4公里,新建村民休闲广场7座,环卫设施全部配备到位,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置,镇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上阮村获江苏省“最美乡村”称号。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仙姑、上阮顺利通过常州市级考核验收;上阮赤岗自然村开展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创建,年内已通过常州市级考核验收。

   社会事业。投资100余万元,完成镇敬老院提档升级工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落实双拥优抚政策,慰问抗战老兵。协助区交通局实施金坛区首座乡镇三级汽车客运站—薛埠客运站新建工程,总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进入内部装饰阶段;协助区卫计局启动茅麓卫生院西旸分院原址新建工程。2015年,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5所,在职教师386人,在校学生数2549人;医院1所,卫生室13个,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99%,自来水普及率98.7%;文体事业日趋繁荣,全镇21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镇图书馆藏书13.4万册,开通数字电视户13145户;农民家庭收入稳步增加;集贸市场成交额11.01亿元,电话普及率100%。持续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投资100余万元对镇区主要道口、重要部位增补安装升级技防探头190多个;大力推进农村家庭技防入户工程,投资30余万元新安装技防户2000余户。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低保户及五保户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全镇参加社会保险人数3182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李志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