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种植业

【概述】 2009年全市粮油总产值5.25亿元,效益2.55亿元(不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增支补贴),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358.4元。

  全市粮食作物总面积39990公顷,每公顷产量7005公斤,总产280273吨,分别比上年增0.8%、2.6%、3.4%;夏粮面积15920公顷,每公顷产量4635公斤,总产73896吨,分别比上年增加2.5%、0.3%、3.1%。其主要作物小麦面积15150公顷,每公顷产量4740公斤,总产71700吨,分别比上年增2.8%、0.6%、3.4%;秋粮面积24070公顷,每公顷产量8580公斤,总产206377万吨,分别比上年减0.4%、增4%、增3.6%。其主要作物水稻面积20800公顷,每公顷产量9300公斤,总产193482吨,分别比上年减0.8%、增4.2%、增3.3%;油料作物油菜面积4670公顷,每公顷产量2070公斤,总产9667吨,分别比上年增9.1%、2.2%、11.5%。

  全市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面广、应用率高。全市良种应用面积21333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7300公顷、秸秆还田面积21333公顷、植保综合防治面积39990公顷,分别占总面积54%、93%、54%、100%。

  2009年全市水稻直补面积20445.38公顷,粮食综合补贴面积30593.51公顷,共发放资金4509.77万元,比上年增加335.65万元。全市农业保险水稻20800.3公顷、小麦15366.33公顷、油菜3219.07公顷。小麦腥黑穗病定损面积64.27公顷,理赔资金19.28万元;水稻苗期冰雹损失定损面积78.47公顷,台风、暴雨倒伏影响面积133.1公顷,绝收22.42公顷,理赔资金57.09万元。

  油菜“油蔬两用”生产模式规模继续扩大,面积达1546.67公顷。“两次摘苔技术”示范成功,每公顷油菜效益突破3万元。江苏省麦油新技术新品种现场观摩会议再次在金坛市召开。

  承担创建1个部级、2个省级万亩示范区,由5个镇、12个行政村组成,涉及107个村民小组9367家农户,面积2067公顷。经省市专家验收,确认每公顷平均实产10453.95公斤,比全市平均高1153.95公斤,增12.41%。增产稻谷2384.83吨。指前--朱林镇万亩示范区省级验收每公顷产量10536公斤,在省级考核中评为A级,并列江苏省第三位。(段云辉)

【小麦单产刷新历史记录】 2009年小麦单产刷新历史记录,实现连续6年单产递增。金城镇大亭村种粮大户孙茂昌5.3公顷小麦,实收每公顷单产7650公斤,创造全市小麦高产新纪录。

【测土配方施肥稳步推进】 2009年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7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0%,增加效益2678.2万元,节约化肥(折纯量)767吨。同时,应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的要求,在水芹、葡萄、红香芋等园艺作物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和示范,开端良好。

【商品有机肥和绿肥种植补贴有序实施】 2009年,全市实施商品有机肥补贴工作,补贴数量5752吨,财政补贴每吨200元,资金总额110万元,促进了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应用。绿肥种植补贴资金42万元,全市绿肥种植面积282.2公顷,每公顷实际使用补贴资金892.5元。

【植保专业化服务迅速成长】 全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31个,拥有植保机械457台,专业化服务面积达10666.67公顷,占水稻总面积50%,农药用量较2008年下降20.89%。

【种子管理步入正轨】 2009年5月和8月,全市进行主要农作物种子田质量确认工作,共确认扬麦15、扬麦16等11个品种800余公顷种子田,为确保全市大田用种安全奠定基础。核发小麦良种生产许可证2个,水稻良种生产许可证10个。春季、秋季种子销售期间,检查了全市7镇1区80多个种子销售网点,抽样检测30多批次。(段云辉)

打印 关闭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