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贸易

粮食购销

【概述】2015年,区粮食系统坚持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己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有效推动粮食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全区粮食商品率由2011年的58%上升至2015年的74%,粮食年购销总量由2011年的80万吨上升至110万吨。五年全社会累计购进粮食227.89万吨,销售粮食204.1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购进67.86万吨,销售58.29万吨,累计实现利润1800余万元,直接助农增收4000余万元。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连续5年呈正增长。2015年,全社会粮食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6亿元,其中龙头企业达10.26亿元。

【粮食收购】从8月底起,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而且“稻强米弱”的格局一直未变,加上副产品价格走低,加工企业普遍保本或亏本经营。区粮食部门跟踪行情,面对稻谷价格持续走低、罕见的连续阴雨天气、粮食质量下降、多元主体收购意愿不强等多种不利因素,及早谋划研判,科学制定收购计划,从四方面入手积极应对。指导企业认真做好仓容、人员、器材、资金、烘干设施等收购准备工作。召集各镇区街道、财政、农发行、农林、宣传、信访、政府“12345”服务热线等部门分管领导和粮食收购企业负责人,召开秋粮收购座谈会,分析行情,宣传政策,落实措施,化解矛盾。以局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成立5个秋收指导和监督检查小组,深入秋收一线,加强对收购的指导、服务和监管。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价格公示、质量标准公示,坚持扣量不扣价,严厉打击“打白条”“压级压价”等各类违反国家粮食政策和坑害农民的违法违纪行为。通过精心组织、严肃政策、强化服务、敞开收购,较好地完成了秋粮收购工作,满足农民售粮意愿,投诉率为历史最低。洞察行情,开辟销售渠道。及早启动在库3.6万吨小麦销售,一方面与老客户签订销售合同,顺价销售小麦2万吨,同时合同以外扩量销售6000吨;另一方面开辟新客户,新增销售3500吨,后续意向合约5000吨。使国有企业累计减亏1100万元。全年全社会共收购小麦110095吨,收购稻谷84545吨。其中,国有企业共收购小麦39027吨,稻谷40377吨。

【保供稳价】2015年,区粮食部门面对粮食生产成本持续抬高、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国内外巨大价差等复杂形势和风险,加强储备管理,增强保供稳价能力。千方百计保质保量完成地储、省储、中央临时储备以及为浙江绍兴代储1.82万吨的储备任务。制定《常州市金坛区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暂行管理办法》,并将应急保供网点与“放心粮油”工程有机结合,在全区每个镇落实1家以上保供网点,基本完成粮食应急保供网络建设。

【依法管粮】2015年,区粮食部门推行法治粮食,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开展执法人员理论业务培训,提高粮食流通监管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在夏、秋粮食收购期间,协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共同监管粮食流通市场,以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重点对收购企业在执行政策、按质论价、支付粮款和公示方面进行检查,被查企业都能自觉遵守规定,按要求开展收购。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原粮质量卫生检查、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出库检查和粮食收购资格核查等各类专项检查活动,规范粮食市场经营秩序,打牢稳价保供基础。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实施2014~2015年度“放心粮油”评审工作,经企业自愿申报,区有关部门联合考评推荐,区“放心粮油”工程领导小组综合评审,命名江苏南顺食品有限公司等14个粮食加工生产单位为金坛区“放心粮油示范生产加工企业”,金坛大统华购物中心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为金坛区“放心粮油示范销售店(柜)”。对区内42家涉粮企业开展安全大检查,共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整改建议书25份,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回查,督促整改到位。

【资产整合】2015年,区粮食部门推动行业改革,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一是部分存量资产优化整合。5月26日,区长狄志强调研粮食部门存量资产盘活情况。6月30日第17期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决定,将区粮食局部分资产与区粮食购销总公司部分资产进行置换。区粮食局2处房产划拨给区粮食购销总公司,区粮食购销总公司下属闲置的16处房产划拨给区粮食局。区粮食局置换所得的16处房产及金坛市粮食职工学校资产,按照区级政府性存量资产整合盘活操作办法,收储后出让给江苏金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拟新建“洮湖粮食物流园”,由江苏金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建设。江苏金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出资50万元,按净实收资本受让金坛军粮供应站和金坛粮食购销总公司所持有的金坛粮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实现粮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区粮食局部分资产与区粮食购销总公司部分资产进行置换、整合后,原由局机关相关科室负责的资产管理及业务核算,现由金坛粮食购销总公司承接。

【设施投入】2015年,区粮食部门加快设施投入,先后投入50万元,完成省储库化验室装修和粮食烘干房改建,配备检化验设备,增强粮食仓储能力;投入400万元,完成烘干房改造工程,秋收已投入使用,变过去“粮等机”为“机等粮”。截至年末,国有企业日烘干能力达500吨,秋收期间累计烘干稻谷5000余吨,解决区内粮食烘干能力不足和收购进度慢等问题。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程验收、审计和决算工作。建立粮食智能监管平台,数字粮库分步建设完工并调试结束,全区粮库信息化管理由1个收纳库点扩展到6个。申报总投资1.2亿元的“洮湖粮食物流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已被江苏省粮食局和常州市人民政府分别列入“十三五”省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和重点项目。截至年末,已完成项目选址、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部分工程设计及预算工作。(万慧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