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2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紧扣就业人才优先、改善民生、服务转型三大主题,切实加强工作举措,顺利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人社事业整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情况监测,抽取15家重点企业作为每月监测对象,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用工情况。4月中旬完成“就业E图项目”,共录入181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服务内容以及机构图片等信息,方便劳动者找到最近服务网点。成立金坛市人力资源微博服务厅,开通就业微博。抓好以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为核心的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全年举办人力资源交流会61场。其中,冬春季大型交流会各1场;新落实企业冠名交流会8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9594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2473人,创业培训2080人,创业带动就业304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32人,新增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510人。城镇新增就业99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4%。金城镇、薛埠镇通过江苏省充分转移就业镇(村)创建活动验收。翠园、丹阳门等社区创成常州市创业型社区。
社会保险。依法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全年企业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分别净增参保5120人、6362人、3100人、13690人和6148人。企业养老、职工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为98.5%、99.0%、98.2%。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2.95万人,参保覆盖率99.05%。实现企业“五险合一”征缴,全年五项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分别为110797万元、30372万元、5879万元、4171万元和1766万元,基金征缴率98%以上。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新出台被征地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全市10096人办理被征地农民转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登记手续。其中,7369人补缴保费;365人领取企业养老金。贯彻江苏省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补交政策,共审核补交5142人。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一般诊疗费项目,参保人员就诊时个人交纳2元,职工医保基金支付8元。出台2011结算年度职工医保“二次补偿”标准,对符合条件的重大疾病给予二次补偿。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标准,调整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月平均1490元。分别调高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第四年龄段的养老金和历次征地农民的生活补贴标准。开展企业退休职工慰问、健康体检、“一日游”等社会化管理活动。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在常州地区率先实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人数达626人。新农保经办管理创成江苏省“四个不出村”(参保登记、权益查询、个人缴费、待遇领取)试点单位。
育才引智。组织实施“金沙英才计划”和“双创人才集聚工程”,全年人才引进总量5269人,高层次人才引进26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87人、专业技术人才3100人。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获批2012年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牵头制定《金坛市“重点产业人才助推工程”实施办法》,培养重点产业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推出职称初定延伸服务。与全市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凭就业协议书申请办理入职职称初定。积极申报各级人才计划,有22名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其中,创业人才20名;创新人才2名;4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入选省“双创计划”。引进外国智力项目10个。
机关事业单位管理。2012年,全市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共有18家单位招考公务员50名(一职位并列)。卫生、教育系统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录用260人。加强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全市共有12个机关单位29人通过缺位竞争上岗。开展2011年度考核和行政奖励工作,机关单位有2558人参加,事业单位有10692人参加。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全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岗位数11808个,聘用率98.7%。岗位设置总数11761个,设置率99.3%。出台并组织实施《金坛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及其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共审批7000人次。完成义务教育学校2011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审批工作。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全年共安置19名军转干部和3名随调家属,补助企业军转干部解困资金、慰问金和其他费用789万元。
劳动人事关系调整。出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文件,从6月1日起,金坛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930元调整为11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7.50元调整为9.60元。深入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网络网格)基层网格建设,金城镇劳动监察中队创成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示范网格,朱林镇劳动所、朱林镇李巷村村委会创成常州市劳动监察示范一级网格和示范二级网格。全市通过一二级网格处置的简单劳资纠纷投诉91起。牵头制定并由市政府办出台《关于做好预防和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处置各类欠薪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劳动监察大队建立值班备勤制度,全天候值班备勤。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缓解案件调处压力。对10人以上集体案件,建立“快立、快审、快结”的仲裁绿色通道。全年受理工伤1511件,认定1467件;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8%;劳动监察主动检查用人单位620户,立案查处劳动保障投诉举报案件171件,结案164件,结案率96%,有效处置突发事件21起,涉及劳动者2000余人;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45件,结案823件,按期结案率97%。劳动人事仲裁院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仲裁院。
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157个行政村专职协理员配备率100%。开通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统一接受咨询和投诉。对劳动人事档案实施电子化管理,方便群众查阅。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人社分中心)分别被评为金坛市2012年度五星级服务科室和红旗窗口。首次向参保人员发放涵盖全部险种的《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扩大企业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联系点范围,新增联系点15个,全市共45个。开展金点子、金书签、金手指(电脑操作)和党建管理类和业务科技类论文“三金两论”竞赛活动,在全局党员干部中掀起“比奉献,比服务,比学习,比技能”的浓厚氛围。
(李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