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3专题 > 勇挑“新能源之都”大梁 > 工作部署 > 内容
校地企携手共进 产才双向赋能生“金”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21 【打印】 【字体: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自常州大学与我区携手深化校地合作以来,双方以产才互促为笔,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共同绘就了一幅技术破题、人才赋能的生动画卷。

江苏中迪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华罗庚高新区,致力于热管理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储能等领域。在校地合作交流会上,企业与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就“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有机硅树脂的技术研究”项目进行签约。

江苏中迪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德表示,由于碳纤维本身的特质,它和有机硅之间融合性不是非常好,作为企业来讲,也是想借助常州大学的技术优势,跟孟教授团队合作进行碳纤维技术改良,然后加进产品当中,目前实验效果尚好,已经形成了几项专利技术并且在提交当中。

活动中,薛埠镇与常州大学药学院也达成了战略合作。茅山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此次校地携手,将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以产学研合作的新成效提升药材品质与产量,助力富民强镇。

薛埠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吴越表示,薛埠镇和常州大学药学院达成了战略合作,为薛埠镇发挥中草药种植优势资源禀赋,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薛埠镇将继续加强与常州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全力促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常州大学与我区企业签订85份技术合同,覆盖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其中包括助力常州埃德森特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电池PACK胶粘剂”、协助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可吸收可降解医用生物材料及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生产基地等。

常州大学药学院教师崔朋飞介绍,可以联合企业一起申报一些国家级、省市级的项目,来为金坛区多出一些科技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比较好的点子,一些转化潜力高的项目,就可以和企业合作,把项目落地,以此来实现学校企业还有地方的共赢。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校地深度融合带来新机遇。我区将靶向对接高校院所优质资源,持续导入科创要素,健全“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协调机制,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校地合作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副科长魏安琪表示,常州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精准地对接金坛产业需求,聚焦重点产业攻坚、人才生态构建、平台效能提升,以技术为纽带、以人才为核心、以平台为载体,为金坛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常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