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坛经开区始终聚焦产业谋发展、专注开放促合作,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掀起外资招商新攻势,推动境外招商抢先机、开新局。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德语区企业76家,成为长三角地区对德合作的重要窗口。
今年3月,德国劳施保施集团宣布追加6500万欧元投资,启动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二期和医疗设备三期项目。在劳施保施一期工厂,智能化产线高速运转,汽车底盘悬挂用空气流量分配阀以每30秒一支的节奏精准下线。目前,技术人员正忙着对剩余4条产线进行调试,预计今年全部投用。
劳施保施电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张慧慧表示,一期工厂在2025年预计能实现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最终当市场爬坡到一定稳定的状态,预计一期工厂预计实现9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劳施保施生产的汽车高端减震阀占据全球市场的80%-90%,是该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早在一期项目建设之初,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就为劳施保施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坚持长期主义,与企业站在一起静等花开,园区的耐心等来了增资的“老朋友”,也吸引了注资的“新朋友”。去年12月,瑞士迈尔项目通过“云签约”正式落户。这家全球数控机床领域的“隐形冠军”,选择将中国生产基地扎根金坛,背后是跨国企业对这片创新沃土的深度认可。
瑞士迈尔项目总经理迈克尔·迈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决定,在中国考察了多个城市对金坛整个地区以及人民的创新精神印象深刻。选择这里,就是选择未来。”
作为金坛经开区下属的国际合作园区,近年来,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全方位开展对德交流合作,已吸引76家德语区企业落户,其中近一半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赛道。这种“小而美”的产业生态与金坛“五新产业”布局深度契合。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孔德馨表示,对于签约项目,园区专门成立“对德服务专班”,为德企提供一对一、全流程的代办服务,特别在德企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外籍高管商务签证等方面,会同市场监管、外事等部门提供专业的意见,及时响应并妥善处理德企遇到的问题。
项目接续签约落地的背后,是招商团队的步履匆匆。今年以来,金坛经开区招商团队多次奔赴欧洲,密集拜访德语区企业与机构,秉持“深耕德语区、辐射全欧洲”的理念,推动5个德语区项目签约落地。在金坛这片热土上,跨越洲际的合作故事正续写着新的篇章。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孔德馨表示,在手的、预计能在上半年签约的项目还有6个。在项目招引方面,一方面将组织多批次出国招商小分队,挖掘更多项目信息,另一方面,做好国内的承接服务,使更多高品质的德企项目能够签约落地,进一步提升园区德企的集聚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