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2专题 > 全面推进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 > 工作部署 > 内容
医改发力提能效 多措并举增福祉
  信息来源:金坛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01 【打印】 【字体:

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的要求。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如何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金坛卫健系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家住朱林镇的徐先生被前列腺问题困扰已久,最近病情加重,出现血尿现象,徐先生到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近日,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专家陈慧兴为徐先生施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徐先生的家人激动地表示,上海的专家能为家人做手术真是太好了。

徐先生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一切源于2021年底金坛区人民政府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的“院府合作”。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不仅选派我国著名的骨科专家蔡郑东教授到金坛医院当院长,还派出5名专家常驻。同时,每周还有上海专家到金坛坐诊。

据金坛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范云霞介绍,目前,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每天的手术量多达50台,高峰时60多台。陈慧兴的手术档期排得很满,最多一天做了9台手术。

2023年元旦前,67岁的邓女士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到金坛第一人民医院经CT检查后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CTA检查提示左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当时情况非常危险,脑外科立即与上海一院神经外科取得联系。次日,上海一院神经外科专家专程从上海赶到金坛来手术。”说起当时的情况,康复后的邓女士十分感激。

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袁永炜表示,近年来金坛卫健系统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引擎,以人才培养为抓手,通过“院府合作”植入高峰、构筑高原,利用专科联盟打造基层特色专科,让金坛百姓就医需求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2022年8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区妇幼保健院专科共建型医联体签约、揭牌。签约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3+1”专科共建模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新技术应用、远程医疗、技术提升、科室管理等方面与区妇幼保健院开展深度合作。

做好分级诊疗,慢病是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我区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突出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近日,薛埠中心卫生院获评“2022年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单位”。目前该卫生院有家庭医生18名,成立了11个家庭医生工作室,组建了7支家庭医生团队。2022年,该院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家庭医生——乡镇卫生院老年病专科——集团医院”闭环管理双向转诊机制,进一步规范慢性病闭环式管理流程。

家庭医生为高危人群、确诊慢病患者免费发放电子血压计及血糖检测仪。通过互联网将检查结果实时传输至家庭医生工作平台,实现动态监测;通过自助检测设备传输平台和面访,家庭医生还能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医院;薛埠中心卫生院聘请中医专家杨留洪来院开设专家工作室,对老年病科转诊的疑难病例进行会诊,提出治疗、转诊建议,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和随访服务工作质量。

此外,薛埠中心卫生院加快提升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覆盖面,对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做好健康管理和监测,为重点人群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病情评估等服务。

2022年,全区家庭医生总签约人数近20万,续约率超80%。其中,全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5%,计生特扶对象签约率94.98%,基层首诊签约率及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