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乱”治理事关民生、事关发展。在近期召开的全区城乡环境“五乱”治理动员部署会上,常州市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指出,抓发展必须抓环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五乱”治理与全域旅游创建、城市能级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试验三个行动息息相关,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是建设“最美新城区”的工作主抓手,是金坛区委、区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必须精准、细致、深入推进。
围绕“全城皆景区、全域大花园”的目标,我区全力打好“五乱”治理攻坚战。 潘一平/摄
“五乱”指乱堆放、乱张贴、乱停车、乱排放、乱搭建,是长期困扰我区城乡面貌和城乡环境改善提升的“顽疾”。开展“五乱”治理,是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今年,常州市金坛区紧紧围绕“全城皆景区、全域大花园”的目标,全力打好“五乱”治理攻坚战,与“五大行动”有机衔接、相得益彰,不断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五乱”治理动员令发布后,金坛全区上下闻令而动、迅速响应。连日来,金坛区东城街道、朱林镇、直溪镇等板块相继召开会议,系统部署推进“五乱”治理工作。东城街道、直溪镇由各板块负责人带队,对辖区内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农村、河湖等重点点位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统筹做好“当下改”和“长久治”两篇文章,坚持边整治、边研究、边优化,为实现长治长效打牢基础。同时,落实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要求,切实抓住主要矛盾、破解根源性问题、打通症结性堵点,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城乡环境面貌,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东城街道对辖区内乱堆放现象进行集中清理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是有效破解“五乱”的现实途径。金坛区指前镇围绕国道乡路、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确保全覆盖、零死角、无遗漏。东浦村运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取照,全面掌控“五乱”现状,联合镇级攻坚组深入剖析“五乱”问题形成原因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岳阳村重点锚定西杨巷村环境治理和233国道以及水洮线两侧的违章搭建,联合执法力量进行实地走访摸排,建立违章建筑“一牌一档”;社头村持续发挥垃圾转运机制的作用,通过户集、村收、县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大大减少环境整治工作量,提高清洁行动效率;庄阳村针对大桥下流动摊贩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劝导摊贩到指定区域经营,另一方面联合交警对重点地段严格管控,阶段性成效明显。
培丰村位于金坛区金城镇西部。近日,记者了解到,该村一处水塘被改造成小游园,极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村民王子鑫告诉记者,原先的水塘没有活水,部分村民还在其中养殖家禽,造成水体发臭,影响日常生活。经过改造,水塘被填平,还栽种了花木,“花园式”景观令人赏心悦目。金城镇培丰村经济合作社许迅介绍,自从新建了两处垃圾集中堆放点后,村内再也看不到杂乱的柴火堆,整洁度大大提升。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村里还新建了公共厕所、塑胶篮球场、道路两侧文化矮墙及一些农艺小品。通过整治,村内乱堆放、乱张贴、乱丢垃圾等情况明显好转,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村民的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目前,培丰村正着力构建“五乱”治理长效管护机制。
垃圾焚烧发电是将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通过提升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环境。在金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密闭直运垃圾车正将运来的垃圾倒入焚烧炉进行焚烧。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2.2亿元,设计处理规模为1500吨/天,分三期实施。该项目既是资源综合利用的环保项目,也是满足金坛及常州市统筹区域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要求的民生工程,填补了金坛长期无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空白。目前,金坛共有19座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21辆密闭直运垃圾车对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量运输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群众的深切期盼,也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下阶段,金坛区将以城市秩序、道路环境、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开展城市治理提升行动和“四清一治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坚持“清打结合、标本兼治”原则,根治乱张贴、乱涂写现象,进一步净化城市空间,推动市容市貌整体提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行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城市交通畅行工程,推动公共停车、配建停车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老城区及老旧小区停车泊位扩容建设;持续开展交通干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治理交通干线沿线“脏乱差”问题,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
指前镇岳阳村拆除违章建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