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全区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金坛区农业农村局运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典型主体服务带动”的模式,与乡亲们搭建连心桥,同耕责任田,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堵点,保证春耕生产不落一户。
农民“点单”、“外卖”配送,代购农资送上门
金坛区素有“中华绒蛰蟹之乡”的美誉,螃蟹养殖面积达10.8万亩,每年生产大闸蟹1.5万吨。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长荡湖畔一派水上“春耕”的繁忙景象。
在金坛区儒林镇万叶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农资仓库里,今年春耕所需的饲料都已准备就绪。这一仓库饲料中,有300多吨是合作社通过农资渠道,专门为当地农民订购的。为应对疫情影响下农资物流运输不畅、价格上涨的情况,金坛区农业农村局鼓励推行“代购制”,由下沉一线的“金扁担”党员突击队挂钩相关农业经营主体,统一收集农户的农资需求并及时解决。
“我们组建了党员运输服务队,‘点对点’帮助近百户合作社成员跑腿送‘外卖’,直接将生产物资送到每个成员的蟹塘上。”万叶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东波说,“目前运送的饲料总量达210吨,服务水产养殖面积4000亩,帮助合作社成员节省运输费用超3万元。”为了应对货源不足的情况,合作社还千方百计外调来小麦、面粉等原料加工成投入品,以“成本价”与合作社成员交易。3月份以来,合作社为成员直供的饲料近350吨,节省饲料成本7.5万元。
(万叶水产专业合作社配送5吨螺蛳“订单”到塘口)
为做好特殊时期农资及时到户,金坛区农业农村局“金扁担”党员突击队还开设了农资运输绿色通道,累计开具“鲜活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车辆通行证”118张。
不辍耕耘、不误农时,代耕服务效率高
在薛埠镇罗村村,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当地种植大户杭庆华提供机械化“代耕”“代管”服务。30多亩地,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从打药、除草到撒肥一气呵成。“现在好了,直接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帮我们采购化肥、农药等物资,还为我们提供农机作业的‘打包’服务,算下来的‘组合价’要比市场价便宜多了,一季麦子我能省好几千!”种植大户杭庆华兴奋地说道。
(无人植保机在田间作业)
放眼望去,连片开阔的农田只有农机满地“奔跑”,“天上飞”代替了“肩上背”,只有零星几个农民站在田埂上“种田”。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武志明说:“今年,我们利用规模化农资采购、智能化农机作业这两个优势,精准服务小麦春管。目前已为周边20多户种植户提供服务。”该合作社今年流转土地1000多亩,签订托管服务近2000亩,是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的“田保姆”典型。
(农机“蓝背心”服务队助力春季茶园机械化田间管理)
“3月份以来,我们统筹协调机具调配、维修等工作,在全区协调出安装有自动驾驶设备的大中型拖拉机60余台、无人农用飞机110台,为春耕备耕生产农机具有效供给提供组织保障。”“金扁担”党员突击队队员、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党支部书记钱洋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