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常州从严从紧抓牢疫情防控工作,控制疫情蔓延。从3月16日夜里到18日,常州又出现大雨局部暴雨,同时伴有陆上6~8级大风,20日最低气温将降至6℃左右,对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挑战。
如何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成为一场“大考”。在春寒中,金坛“三农人”不惧“大考”,不畏艰难,以义无反顾“逆行者”姿态、全心全力“守土人”决心和尽职尽责“技术员”本能助力战“疫”、彰显担当。
最暖的守护
防疫情输入必先筑牢安全屏障。疫情发生时,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火速集结60名“三农人”组建“金扁担”志愿服务队,义无反顾走进村(社区)和交通要道开展战“疫”志愿行动。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来,“金扁担”志愿队先后到全区10余个村(社区)支援开展人员疏导、查看“两码”、测量体温、录入信息等工作。“遇到上年纪的老人,不会操作手机,我们就会通过询问的方式,为老人直接进行信息录入、样本采集。”“遇到不能出门的老年人或者病人,我们还会协助村(社区)工作者开展上门核酸检测。”“金扁担”志愿队的队员们说。
与此同时,交通要道卡口交通管控实行24小时倒班制度,每十二小时换一岗,每班两个人。执勤时,对所有车辆上的人员严格核实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做到信息实、来路明、去向清,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最诚的服务
疫情和气候“倒春寒”同时来袭,金坛“三农人”昼夜不停,以“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农业春耕、春管和春放不误农时、防御“春寒”气候灾害为重点,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经济运行。
为全力保障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金坛“三农人”分条线应急响应,下沉到田间塘口一线,及时摸排出全区蔬菜8000亩,生猪存栏4.9万头,禽肉存栏550万羽,鸡蛋日产量约10吨,常规鱼、虾为主的水产品3550吨的存量,并进一步确定了一批保供基地及企业,确保稳产保供。
“针对此次倒春寒气候,我们及时发布了特殊气候《生产指导意见》,农时不等人,还组织渔业条线技术人员分片分区以支部开展线上‘塘口大学堂’主题活动的形式,远程指导生产,提前排除隐患。”金坛区农业农村局水产党支部书记陈文彬说。
最美的奉献
一直以来金坛农业农村局党委坚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经过努力,成功以“金扁担”为党建母品牌,集结 “塘口大学堂”“蓝背心”“绿纽带”和“绿剑护农”为子品牌,加快锻造了一只“一懂两爱”的“三农”干部队伍。
“金扁担”的一头是“绿水青山”,一头是“金山银山”,一头连着国家的“粮袋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这支“三农”队伍挑着这条“金扁担”正走在描绘金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现实的路上。
“早上5点钟他们就从城里赶到了乡下”“水产业党支部党员们比我们自己还急,担心倒春寒影响养殖,还通过线上培训提前告诉我们怎样防范”……百姓的评价是对金坛“三农人”冲锋在前的充分肯定,是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最好证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