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群众团体

金坛市残疾人联合会

【概述】2015年,金坛区残疾人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区残联获得“江苏省残疾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金馨家园”精神病人辅助性就业站。以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病人工疗站为中心,区残联牵头卫计、东城街道办事处,在东城街道化胜社区建立“金馨家园”辅助就业站,帮助就业困难的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2015年年底,在全省属唯一的精神病人辅助性就业站。该机构吸纳安置17名精神、智力残疾人,月均收1000元。筹建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项目。2015年,金坛区残联结合实际,与西城街道联合筹建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项目。9月,在西城街道文化社区内建成6间店面,总建筑面积82平方米。项目由区残联提供资金筹建,由西城街道负责管理,制定公约和扶持办法。通过提供店面给残疾人就业创业,并结合项目对残疾人创业扶持、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创业等情况给予奖励和返还房租,2015年12月21日首个创业项目入驻。残疾人庇护托养中心正常运行。

  坚持公办民营运行模式,调整残疾人庇护托养中心经营方。2015年3月底与朱林镇卫生院签约,形成工作合力,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规范运行。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等证书,注册登记“金馨托养中心”,取得金坛区首家三级“养老机构等级证书”。2015年,中心先后收住托养人员61人,现实有托养人员50人,其中,残疾人40人,社会化托养10人。2015年中心启动运作托养残疾人工疗项目,参加工疗的残疾人21名,人均月增收500元左右。

  社会保障工作。2015年,金坛区纳入重残救助2945人,发放保障资金1612.3万元。区残联为386人发放一户多残、依老养残补助金125.71万元。10月区残联根据省相关文件精神对护理补贴发放标准进行调整,全年为267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8.2万元。争取区福利彩票公益金助残项目,配套实施省残疾人幸福生活推进计划。2015年,在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基本家电需求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投入25万元,招标采购130台洗衣机,60台电视机,220台电饭煲、220台电风扇、100台微波炉、2台太阳能热水器,在所在镇、街道进行公示后,全部发放到位。

  教育就业工作。金坛区全年发放教育补贴23000元。为15名自主创业残疾人发放奖励金3.6万元。创建1家常州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辐射带动30名残疾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开展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3期,培训100人。切实抓好企业分散安置残疾人的年审工作。区财政局、地税局、残联3家联合发布年审核报通告,除了在就管所大厅做好审、核报服务工作以外,另派员到地税服务大厅现场办公,方便企业的核报。同时认真做好小微企业免缴残保金申报服务工作。2015年,完成2673家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核报工作,有432家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776人,经审核2015年应征收残保金1554万元,入库数1215万元。有序开展残疾人证办理工作。2015年,新领残疾证706人,组织上门评残服务43人(次)。

  “强基育人”工程。组织残疾人工作者参加培训。金坛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举办全区残疾人工作者培训班。全区各镇(街道)分管领导、残联理事长和专职委员,各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区残工委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以及区残联全体工作人员共200余人参加培训。

  副区长陈锁龙参加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省残联副理事长蔡振康受邀进行专题讲座,培训班对金坛区“十二五”期间的残疾人事业进行回顾并对“十三五”残疾人事业进行展望,就金坛区残疾人教育、就业等相关具体政策和业务进行具体讲解。2015年,全区共有25名区、镇(街道)专职委员和区启智学校老师等残疾人工作者参加常州组织的2批普法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2015年10月16日,金坛区残联组织东城、西城街道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及街道社区主任共40余人赴南京建邺区考察学习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就残疾人社区庇护托养、工疗及文化建设进行观摩学习。协会工作日益活跃。在“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全国肢残日”等节日,区残联聋人协会开展沙家浜红色教育游,以此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盲人协会协组织15位盲人朋友来到消防大队感受和体验红门军营生活,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肢残人协会组织20名残疾人走近大海,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的热情。智力、精神残疾人及亲友会组织40余名智障儿童和家长赴常州春秋淹城参观游览,引领智障儿童亲近大自然。

  康复救助工作。2015年,金坛区全年在康复救助方面投入资金140万元。落实“三助一免”。为156名符合手术指征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发放功能型轮椅、高靠背轮椅等辅助器具255件(套)。免费安装假肢12人。发放贫困精神病人服用第二代药物免费救助卡687张。救助长期住院病人15人。通过筛查招标验配,共装配助听器38台,救助31人。开展0~14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截至2015年年底,金坛区共有45名残疾儿童在全省各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其中,0~6岁残疾儿童34人,7~14岁儿童11人。在小天使康复培训中心28人,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全覆盖。为特殊儿童装配心智障碍救助定位仪52台,其中,区启智学校40台,小天使12台。

  宣传文体工作。2015年,金坛区残联以全国助残日活动为契机,通过常州、金坛各大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唱响爱的分贝”助残公益活动,《金坛新闻》《第一时间》共报道信息30余篇,并拍摄制作《爱心义捐义卖微心愿》和《让爱传出去》2篇公益宣传片。在山水金坛网民生直通板块开设了金坛残联“网页”,反映残疾人事业发展动态并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中残联网站录用信息9条,省残联网站录用13条,《常州日报》刊登3篇,《常州残联》刊登15篇,常州残联网站录用21篇,《今日金坛》刊登12篇。认真做好区第六届全运会残疾人部的组织工作,全区共有100名残疾人运动员分别代表3街道5镇参赛。向省轮椅篮球队推荐女运动员1名,3名运动员作为省队队员参加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获得第4名。1 人代表国家队参加巴西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

  信访维权工作。及时处理来信来访。2015年,处理残疾人来信3件,电访5人,接待来访20多人次,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问题,杜绝残疾人集访和越级上访。2015年,区残联认真做好金坛区全国残疾人专项调查扫尾工作,加强自查、议查、推磨互查等质量控制环节,开展数据汇总、复录、上报等各项工作,对12058名残疾人进行核查,对11780名残疾人进行上门入户调查,完成率97.7%,入户率98.3%,复录差错率0.005%,高质量一次性通过系统上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区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为15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免收法律服务费1万多元。

【“唱响爱的分贝”义捐义卖大型公益助残活动】2015年5月17日是第25次“全国助残日”。金坛区结合实际,拓展“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主题内涵,区残联、金坛广电台、工商联和文明办联合开展“唱响爱的分贝”义捐义卖大型公益助残活动。活动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得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累计募集善款391772元,衣物1万多件,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扶残助残的热潮。此次活动所得善款,用于救助金坛区100户特困残疾人家庭和扶持区小天使康复中心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对每户残疾人家庭发放3000~5000元救助金,实施精准扶贫,着力解危助困。区残联着手建立长效机制,设立“惠平阳光屋”,接收市民日常捐赠和救助残疾人等困难群体。2015年“国际残疾人日”,作为“唱响爱的分贝”活动的延伸,金坛区红十字会、江苏鸿瑞昌泰和常州万泰汽贸向区二院住院精神病人及“金馨家园”分别捐赠150床毛毯和1万元现金,帮助精神病人温暖过冬,支持就业站发展。(陈卫东)

编辑 刘士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