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文化工作坚持抓发展繁荣,抓规范管理,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文化队伍建设,文学创作精彩纷呈,小说、诗歌、散文屡获大奖;美术、书法、摄影以及戏曲、音乐、舞蹈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广播、电台、电视台实现一体化独立管理,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文化场馆、文化设施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文化服务群众的主线。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活动,着力推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成功举办第五届金坛市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着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创建15个“星级文化示范村”,全年送图书下乡15000余册,充实“农家书屋”。“广场文艺月月演”、“文化三下乡”等基层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壮大产业整体实力,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金坛市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金坛刻纸)称号。(江进)
【《茅山兵魂》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1年12月,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仪式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叶林生的故事作品《茅山兵魂》获“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茅山兵魂》是以茅山抗日民主根据地为背景而创作的红色故事。此前,该作品在中国故事节红色故事大赛中获得江苏民间文艺最高奖“迎春花奖”。(徐书翔)
【《留守小孩》获七项大奖】 2011年12月,市锡剧团大型现代儿童剧《留守小孩》参加在南京青春剧场举行的江苏省第六届戏剧节演出,获优秀表演集体奖、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造型设计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编舞奖等7项大奖。(赵玲玲)
【金坛市第五届文化艺术节】 2011年9月27日~10月12日举办。艺术节本着“隆重、节俭、惠民”的原则,开展中国当代剪纸精品展、“畅游长三角·相约新金坛”综艺晚会、文化旅游推介会、民间收藏精品展、广场文化系列活动以及“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等节庆活动。艺术节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金坛丰厚的经济、文化、旅游资源,提升金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