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体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目标,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全市体育工作名列江苏省县级体育工作考核综合排名第十四位。
竞技体育。备战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工作全面展开,完成男篮、女足、水上项目等运动队的组队工作,正常开展训练。继续做好优秀体育苗子的培养、输送工作,2011年向省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4人,位列省人才输送奖县(市)排名第一名。认真组织承办好大型体育赛事,全年组织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4项次,组织承办第八届全国男排大奖赛(金坛赛区)比赛获省体育局表彰为2011年承办全国以上体育竞赛最佳赛区。组队参赛江苏省青少年篮球(甲组)比赛获第一名,参赛2011年江苏省县组田径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十名。
群众体育。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拟定和协调颁布实施《金坛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指导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全年组织举办乒乓球、羽毛球、登山、象棋、围棋等全民健身竞赛活动10余项次。认真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月活动,为全市各镇(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国民体质监测,测试总人数超3000人。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举办二期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批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66人。金坛市文化广电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1年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
学校体育。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确保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努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组织举办2011年金坛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国象棋、围棋、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比赛和2011年金坛市中小学生暨教职工田径运动会,积极组队参加常州市各项中小学生年度比赛。全市现有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3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所,常州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6所,金坛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3所,金坛市青少年体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江苏省首批三星级业余体校。
体育产业。多渠道开拓体育市场,增加产业收入。对外开放模式上借鉴周边发达地区体育场馆管理经验,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资源对外开放、承办相关演出、会展,利用部分空闲房屋、场地对外招商招租,全年产业收入超100万元。加强体育彩票销售规范化管理,扩大体育彩票销售宣传,完成体彩站门头更新114家,完成站点内部规范建设69家。至年底,全市体彩站点共计122家,专营店达80%。全年完成体彩销售额6951万元,再创金坛体彩年度销售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