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全市组织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大胆实践,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基层和群众的满意率逐步提高,努力为加快实现“三年翻番、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高位发动,凝聚工作合力。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组织召开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公开曝光明察暗访视频,精心安排部署具体工作,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浓厚氛围。市纪委、监察局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将活动确定的28项重点工作分解到21个牵头部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和推进。市优化办于3月、6月、11月先后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和座谈会,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帮助各部门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把能力作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细化目标任务、逐级传递压力,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工作格局。
注重载体拉动,优化服务环境。推行“三集中、三到位”(部门审批服务项目向一个科室集中,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政务平台集中;部门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配备到位,电子监察系统监管到位),27个部门按要求成立行政服务科,市国税局、工商局等6个部门实现行政服务科成建制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建成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全市38个部门3990项行政权力事项实现网上运行。建立健全中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中介管理科。各行政部门认真落实流程简化、时限缩短、收费减免等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发展。组织100家重点科室(窗口)开展“创优评星”活动,涌现出外资企业远程核准登记、全业务集中办税、外资直通车、政企连心桥、审计式稽查等一批高效服务方式,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
突出制度带动,健全长效机制。制定《2010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全年共开设公务员“周末课堂”8场,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32期,举办干部成长系列论坛4场,培训干部8200余人次。采取交流、轮岗培训和上挂、下派锻炼等方式,提升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协调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围绕重点项目(工作)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实施常态帮办制;推行重点项目责任制和重点项目领导挂钩负责制;成立七个督查工作小组,市领导带队开展现场督查50余次。全面推行预约延时、全程代办制;审批否定报备制,超时(缺席)通报制,集中审批、告知承诺、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一批制度,得到较好的落实。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的意见》,建立环保部门“专家评审”与“环评公示”同步进行机制,推行人防、气象、消防等对施工图并联审图机制。
强化督查促动,严格责任追究。扩大“政风热线”栏目上线单位的覆盖面,增加热点部门上线频次,实现电台与电视台、网络媒体的联动。全年共播出“政风热线”节目46期,64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走进直播间,受理投诉240件、群众咨询617件。加大行政效能投诉办理力度,全年共办理投诉105件,为企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6个,化解矛盾纠纷8件,对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2件。针对服务窗口、一线办事机构服务质量和“八项禁令”等制度执行情况开展明察暗访91次,组织会风督查14次,涉及649个单位,发现23起违反规定行为,责成相关单位对25名责任人实施问责。其中,辞退2人,待岗5人,降职4人,给予经济处罚14人。(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