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亿元。完成241省道金坛北段工程征地补偿工作,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管理形成镇政府为责任主体、公路管理部门进行行业管理、交管所具体实施的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模式,在全省第一次县道公路管理养护质量检查考核中,金坛名列苏南片前五名。养护进一步加强,航道干支线通航率分别达100%和98%。在丹金溧漕河、通济河两条干线航道上设置两个交通流量自动监测点,实现航道交通流量观测自动化。
交通运输创出新模式。按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交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交通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意见》,有序开展城乡公交改造工作,东片区7条线路全部开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更新中高级客车65辆,中高级车辆占运营车辆总数的75.5%。货运车辆进一步优化,长途客运车辆和危险品运输车船安全行车仪安装率100%。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加快,全市市际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率85%。完善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创建96520快修服务品牌,成功施救千余辆次。有效发挥12395搜救服务热线的作用,出警及时,全年接处警38起,及时帮助搁浅拖轮、舱机脱浅5次,调用应急搜救水泵6次,挽回经济损失220余万元。
境内公路客运量3077万人,客运周转量16.6亿人公里;货运量1509万吨,货运周转量13.49亿吨公里;客运班线72条。水路货物运输量524万吨,货物周转量8.22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1034万吨。
交通管理手段动真格。运输市场有序发展。组织开展运输市场秩序整顿,重点开展“黑车”和超限超载专项整治,发挥全能稽查效应,采取“先取证、后查处”的方法,严厉打击“黑车”,共依法检查超限超载车辆366辆,卸载4058.5吨,卸载车辆224辆;查处超载超限船舶4956艘。有效遏制非法经营活动。交通执法规范文明。全年实施交通行政处罚6919件,实施行政许可20577件,行政服务12633件,未发生行政复议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未发生被媒体曝光和上级通报事件。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信访件办结率100%。安全工作不断增强。深入开展“三项排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管控高危人群工作)、“安全生产月”和“创建平安交通”等活动,通过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各类事故指标持续下降,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上海世博会专用应急指挥艇“世纪之春”号交付使用】 1月,由江苏金洋造船有限公司耗时7个月建造的上海世博会专用应急指挥艇“世纪之春”号,经专家竣工验收后,在镇江长江港交付给上海市水域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世纪之春”号长37米、宽6.4米,双机双桨双层甲板,钢铝混合结构,总造价超过1000万元,该艇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黄浦江至吴淞口景观水域实施快速救援和指挥所用。
【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金坛召开】 2月13日,由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召集的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金坛召开,来自国家交通运输部、江苏省发改委、交通厅、水利厅等部门及沿线地方的专家和领导对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丹金溧漕河为省重点航道,全长64.7公里,航道等级为五级。金坛段里程为30.7公里,其中城区段为8.5公里。丹金溧漕河货物年通过量约3300万吨,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黄金水道,它对沿线地方交通运输事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建设和水运事业的迅猛发展,航道技术等级低、弯道多,特别是在金坛城区段穿城而过,不仅给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来难度,影响城市整体功能发挥,而且也严重影响航道安全畅通。结合金坛市整体规划和江苏省干线航道网深化研究报告有关精神,江苏交通规划设计院对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该工程全线拟按三级航道标准设计(航道口宽70米,底宽45米,底标高为吴淞-0.43米),建设期限5年。
【开展内河港口码头规划调研】 为充分发挥内河港口集疏运优势,进一步完善交通综合运输功能,交通局以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为契机,结合常州地区新一轮内河港口综合规划要求,对辖区内河港口码头进行全面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现有港口码头作业区地理位置、作业区设施现状(泊位、堆场等)、吞吐量情况、主要货种、服务范围、航道条件、陆域条件、集疏运条件及周围环境等。调查显示,金坛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内河港口,大多是企业用于装卸的自备码头,主要分布在丹金溧漕河、通济河、薛埠河等主航道上,共有32处,78个泊位,岸线总长度3512米,年吞吐量734.92万吨,主要货种为化工、建材、煤炭、粮食、农用物资等。为实现内河港口与沿江、运河港口、机场、铁路、高速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接,金坛已初步规划在新丹金溧漕河线与干线公路交汇点建设综合性港口,为金坛的纺织服装、化工、机械电子、建筑材料四大支柱产业提供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服务。
【金坛农路管养建立分级分类新体制】 根据上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面对金坛市农路管养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市交通局建立以各镇(区)为各区域范围内乡道、村道管养责任主体新体制,规范农路公路管理机构,做到定员、定岗、定责。建立以镇(区)投入为主,上级配套资金为辅的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市交通局委托交管所负责乡道的路政管理,各镇(区)可委托镇交管所负责乡道、村道的日常保洁工作。
【丹金溧漕河金坛北门桥建成通车】 7月18日,横跨丹金溧漕河连接东环二路至春风小区的金坛北门桥建成通车。北门桥是金坛市城区第六座利民大桥,该桥采用钢架结构,全长76.8米,宽12.6米。北门桥的建成将方便和改善两岸群众生活和出行,也为金坛大开放、构建大交通、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坛干线公路全面实现柔性路面】 7月,金坛市环湖路竣工通车。至此,全市干线公路全面实现高等级的柔性路面。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金坛投入10多亿元,将市镇公路、镇与镇互通的干线公路全部铺建成高等级的柔性路面。这种高等级的柔性沥青砼路面,全部采用当地优质玄武岩材料和优质橡胶沥青搅拌摊铺而成,具有平整度好、振动小、受力好、噪音小、行车舒适的特点,既环保且节约资源。
【金坛新港口启用】 为完善城市功能,消除航道安全隐患,市政府规划建设新港口。8月3日,随着8号吊杆的安装成功,由金坛市云天港务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金坛新港口全面启用。金坛新港口位于金城镇六吉闸村,占地3.33公顷,共安装8个5吨吊杆,总投资1800多万元。
【启动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 9月上旬,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的意见》,标志着金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2007年开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考察调研,至2009年上半年初步完成方案论证和测算。从2009年起,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公交优先、有序推进、便民利民的实施原则,将用3年左右时间构筑和完善辖区的城乡客运网络,实现镇、村通班车的目标。
【金宜公路儒林收费站开征】 根据省政府(苏政复[2009]42号)文件精神,金宜公路岸头收费站迁移至240省道与239省道交叉处北侧(桩号S24015K+750),实行一站一点双向收费,更名为金宜公路儒林收费站,于2009年9月24日9时起,对过往车辆征收通行费(货运车辆按车型收费)。原岸头收费点同步停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