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金坛 > 文化 > 著名人物 > 内容
蒋超
  信息来源: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1-2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蒋超(1624年-1673年),字虎臣,号绥庵、华阳山人,江苏金坛朱林镇人。官至顺天提督学政,后出家为僧。著有《绥庵诗稿》《绥庵集》《池此偶祭》《蒋境》二卷。《峨眉山志》十八卷。

天启四年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蒋鸣玉,系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史传蒋超之母分娩前夕,其祖母梦见峨眉山僧入室,倏忽无踪,遂认定此子乃和尚转世。《池北偶谈·卷八》也称蒋超“生数岁曾梦身是老僧……又数梦古佛已入室,与之谈禅”。蒋超幼时聪颖过人,性格沉静。及长,苦习经文、好学不倦、埋首书城、潜心经卷,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尽年。他对佛学尤感兴趣,沉迷禅理,厌酒肉而喜素食,淡泊名利,乐善好施。 顺治二年(1645)中举人。顺治四年(1647)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顺治八年(1651)浙江担任乡试主考官。

顺治十五年(1658),其父蒋鸣玉逝世,返乡为父守丧。康熙六年(1667),吏部晋升蒋超为翰林院修撰,委任顺天提督学政。他到职后,刻苦励志,为复兴国学不遗余力,亲自讲学、奖掖后礼部,要求“禁止天下有司刑责诸生”,为礼部所重视,发文各行省奉行。顺天学政秩满后,他便开始了漫游名山胜水的生涯,每思前生因缘,常怀出世之想,四十三岁即托病由翰苑告退,蒙恩给假归江南。返乡途中,行至秦邮(今江苏高邮),故园在望,他忽生念转道南驰。其子涕泗挽请,坚不听劝,遂买舟由南京溯江而上,于康熙十一年(1672)春在峨眉山伏虎寺披剃为僧,法名“智通”。

康熙十年(1671)春末,主持监修清代第一部《四川总志》的四川总督蔡毓荣得知鼎鼎大名的蒋太史隐居在峨眉山,遂遣人再三邀请他出山参加修志工作。蒋超辞不获免,不得已前往成都,住在金沙寺,参与纂修《四川总志》。这部总志于康熙十二年(1673)在成翥木版刻印,共三十六卷。该书记载颇为翔实,学术价值较高。 康熙十二年正月,蒋超书写临终之前的偈语:由来猿鹤自相亲,老衲无端坠孽尘。妄想镬锅来避热,却从大海去翻身。功名傀儡场中物,妻子骷髅队里人。只有君亲无答报,生生常自祝能仁。

蒋超擅长诗文,酷爱墨宝,嗜好书法。经蒋超亲手抄录的诗文多达数百卷但留下来的不多。《绥山诗稿》是蒋超的诗集,其中的诗大部分写于出家以后,绥山乃峨眉山旧名。

代表诗作:

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