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金坛要闻 > 内容
国内首个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完成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0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历时四年实践,国内首个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完成建设,在新能源产业链密集的金坛探索出一条城区绿色转型路径。该示范项目以园区综合能效提升为主要目标,通过制定规划、政策激励、项目落地等方式,助力园区逐步实现“双碳”目标。

位于金坛经开区的金沙·紫东公寓,是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中推动能效提升的示范建筑案例。公寓4号楼按照可持续建筑的要求实施,运用空气源热泵、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系统,在项目实施期间邀请德国企业参与建设,进一步提升能效并计划取得德国DGNB银级认证。

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绿色供应链研究室副主任许明超介绍,紫东公寓4号楼采用了BIPV技术,做到就地取材,推动了地方园区的企业优先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用到了园区自身的建筑上,其实也是一种产品的消纳,推动了园区内部的循环。

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从2020年12月至2024年12月,历时4年。在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框架下,中德执行机构和专家团队针对金坛经开区制定《综合能效提升规划及启动区实施方案》,在有效实施综合能效提升措施后,金坛经开区将在2030年实现能效提升12%、碳减排12%。方案还提出了中长期共计50项综合能效提升的措施建议。

许明超表示,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首次把园区的综合能效提升规划作为一种专项规划来做,通过这个规划,相关配套的政策激励也好,落地的项目还有一些措施也好,这个对园区“双碳”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该项目启动以来,金坛经开区绿色节能转型能力明显提升,指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9项,园区企业获评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2个、市级智能车间(工厂)38个。通过综合能效水平分析,相比2021年,2024年园区综合能效水平提升6%,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6%,建筑能效上升10%。2023年,金坛经开区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园区”。同时,园区对德合作不断深化,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已集聚德语区企业65家,总投资超23亿欧元,产值超70亿元。

金坛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姜文阳表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形成一项规划,先行了一部分试点项目,也引领了经开区的一些企业自发开展了绿色能源节能转型和升级,未来还是继续与合作伙伴加大相关交流,不断挖掘园区载体和平台的一些潜力,进一步为金坛经开区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近年来,我区围绕“双碳”工作目标,着力构建更加绿色低碳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目前全区共有光伏新能源企业36家、新能源汽车企业105家,集聚永臻科技、蜂巢能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我区积极布局应用场景,年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成为世界首个大型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金湖路基地智能微电网项目、“光储充热”绿色低碳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项目、蜂巢能源工业绿色微电网项目申报市级试点,“绿色制造+绿色应用+绿色服务”产业生态圈已初步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