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市率先实现渔业基本现代化的决战之年,为加快渔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渔业现代化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具体如下:
一、总体思路
按照省局“四个一批”的建设要求,以“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建设步伐,达到特色鲜明、装备先进、环境优美、效益显著的目标,并以示范镇、示范村建设来推动全市渔业基本现代化发展步伐。2013年,目标任务是:在全市范围内创建渔业现代化示范镇3个、示范村30个。
二、创建标准
1、示范镇创建标准
(1)产业特色鲜明。具有当地政府批准的渔业发展规划,建设主体清晰,生产单位稳定,注重特色产业和产品发展,苗种繁育、物资供应、疫病防治、质量监管、休闲观光等综合服务功能区布局合理、制度健全、运营机制灵活,区域资源优势作用明显。渔业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80%,养殖水面亩均产出1万元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以上,高效设施渔业的比重占50%,辐射带动当地现代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致富成效显著。
(2)设施装备先进。积极实施循环水、高效渔业等各级各类项目,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标准化池塘比重达到90%以上,渔业机械应用覆盖面达90%以上,形成一批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绿化优良、塘口规整、镇容美观、功能齐全的新镇样板。
(3)科技含量较高。积极举办职业渔民培训班,持证渔业劳动力比重达35%以上。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实行标准化生产,水产品基地95%以上通过无公害整体认定,有常州市级以上名牌水产品、名牌产品等;积极培植水产合作经济组织,使渔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80%。
(4)社会化服务配套。服务体系健全,渔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98%以上;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和渔业合作经济组织,从政策、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物资供应、市场流通等服务,带动面上渔业品种、技术、模式的更新。同时,积极创建农超对接、专卖直销、网络交易等现代商务运营模式,使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80%以上。
2、示范村创建标准
(1)生产能力强。有自身鲜明特色品种或涉渔服务性产业,良种覆盖率达100%,渔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养殖水面亩均产出1万元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以上。
(2)设施比重大。道路、电力、养殖机械等配套设施完善,标准化池塘比重达到90%以上,渔业机械应用覆盖率达100%,高效设施渔业面积占总养殖面积的40%以上。
(3)规模化程度高。有集中连片面积500亩、亩效5000元以上的河蟹生态高效养殖示范方和规范的渔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技术引进、集成创新与成果转化,实行规模生产或服务,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100%通过认证,有常州市级以上名牌水产品、名牌产品等。
(4)生活环境优质。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绿化覆盖率高,经济实力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运营机制灵活,自我发展和示范带动能力强。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市农林局成立渔业现代化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阎炳泉局长任组长,周建立副局长任副组长,科教科、财务科、水产站相关负责人为组员,具体负责对此项活动的监督、检查和验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水产站内,负责活动的具体工作。同时,此活动也是2013年渔业重点工作之一,并将纳入各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考核内容之中。各镇应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把此项活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2、加强考核激励
由市农林局组织考核小组,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对创建单位进行百分制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示范镇、示范村给予一定补助;对在创建活动中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也给予一定工作经费。
二〇一三年元月二十四日
抄 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常州市农委;金坛市委王国胜副书记、金坛市人民政府陈锁龙副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