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局争创“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目标的奋斗之年。为进一步加强工作部署,使城管系统各部门思想高度统一,明确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和任务,现就2011年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三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为目标,以开展“精细化管理提升年”和“执法保障提高年”为载体,大力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全力推进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平台建设,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工作和服务水平,合力促进城管执法建设有新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上新水平,基层组织建设有新面貌,党风廉政建设有新突破,城管文化建设有新亮点,倾力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优化城市品位。
二、总体目标
围绕“一个目标”,开展“两大年活动”:
“一个目标”:即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实现创建省优秀管理城市的目标。并以创建为载体,大力促进数字化城管的建设,建立指挥、监督、执行相分离的互动性城市管理架构,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深入推进我市大城管体制格局的形成。全面完成“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申报和初审工作。
“两大年活动”:一是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提升年”活动。在深度、广度、力度上全面拓展和提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内涵,使精细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开展“执法保障提高年”活动,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执法工作的支持和投入,通过增加执法装备、扩大执法队伍、提升执法效能,实现执法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重点工作
1、突出重点,合力推进网格化运行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再提升。
一是纵深推进,进一步丰富市容“网格化”管理内涵。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城市管理精品工程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各个区域的管理范围、管理职责和管理标准,有效整合管理资源、信息资源和基层队伍等资源,使各类市容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实现由刚性较强的制约性管理转变为人性化的服务性管理,使得网格管理模式常态化。
二是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的管理水平。在运行模式上做到发现问题与处理问题分离。组建一支网格巡查员队伍,建立查、处分离的专业化网格管理模式;在考评体制上实行级差考核,定期公布考评结果,每月一次全面分析;考核时间以工作时间为主,考核方式实行明察和暗访相结合,促进考评机制长效管理;在示范路段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专门组建一支市容义务监督员队伍,劝导并纠正示范路段市民群众和沿街商户“五乱”(乱丢烟头、乱抛杂物、乱设摊点、乱泼脏水,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按照“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市容环境的全面提升。
三是疏堵结合,做好疏导点管理审查准入关。坚持“便民、惠民、利民”原则,借鉴海门的“三本”方针,即“本人经营、本身困难、本地户口”,适当开辟疏导点对本地人予以照顾,进一步设置门槛进行规范管理,对疏导点统一编号、统一定位、统一划线、统一管理,加大硬件的投入,结合人性化管理,促使疏导点管理进一步规范。
四是关口前移,把好户外广告管理源头审批关。以争创优秀为契机,结合《江苏省广告管理条例》,认真编制我市《户外广告规划》,为我市户外广告管理规范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
五是重心下移,管好建筑渣土管理过程控制关。进一步规范建筑渣土终端管理,继续建好建筑垃圾消纳场;进一步做好对各类零星建筑垃圾的规范化管理。新建小区建筑装潢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处置试点工作。
六是全神贯注,守好群众反映热点问题细节关。高度重视舆情并配备专职人员,做到及时签发,及时答复,及时整改。
2、创新举措,倾力实施环卫工作标准化,实现城乡保洁水平再提升。
一是狠抓环卫精细化作业,实现环卫管理工作由“粗放型保障”向“精细化服务”转变。加大环卫机械化设备投入力度,优化环卫作业方式,严格按照城区作业标准,完善“管理、作业、监督”三位一体的环卫长效管理机制,构筑全覆盖管理、全天候保洁、全过程控制的环境卫生管理网络。着力提升城市卫生保洁水平。
二是进一步完善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扩大市场化作业区域面积,真正实现环卫作业管养分离,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三是扎实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城区三座垃圾中转站的改造和沈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建设工程,完成金坛市生活垃圾集中转运站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投运,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顺利进行。
四是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力度。巩固农村垃圾四级清运体系,对城郊结合部、卫生盲区、未接管道路等区域实行公司管理和环卫突击队综合整治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将城中村的卫生保洁逐步纳入一体化管理并走向市场化运作。
五是完成《环卫专业规划》的修编工作,要特别注重我市老城区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开发区、工业园区、滨湖新城等板块的超前规划。
3、总体把握,着力完善“三三三”机制,实现规划执法效能再提升。
积极探索建立查处违章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深入贯彻“三早三制”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行首问责任制,任务包干制和事后追究制的“督察三制”,形成“三三三”规划管理工作机制。抓好信息员、巡查员两支队伍建设,建立弹性工作制,巡查时间上做到“全天候”,巡查方式上做到“多样化”,巡查责任上做到“捆绑倒查”。建立从预警到巡查、拆违以及事后问责的查违长效管理机制,提升规划执法整体效能。
4、活化载体,全力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实现队伍建设水平再提升。
一是教育引领,优化干部素质。加强基本业务技能培训、法律培训以及正面的宣传教育,开展建设学习型队伍活动,在全系统上下形成勤学习、肯钻研、爱思考、会调查研究的浓厚学风。结合今年全民读书月活动,开展城管系统“学法律、会说理、能办案,争当执法能手”主题活动,通过强化全程式说理执法教育,抓好执法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刻苦钻研、创先争优、求真务实、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二是提速增效,打造服务品牌。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城管系统各级机关中开展党员先锋岗争创活动,在市容管理网格中创立党员服务联系点;继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提升窗口的服务水平,加强重点科室的效能建设,不断打造城管优质服务品牌;
三是规范行为,确保执行落实。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履职能力。加强行政服务科建设,确保审批服务事项均在行政服务科实现受理、审批、送达。拓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功能,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行“无法定从重情节下限处罚制”和“重大处罚备案制”建立健全有诉必应机制,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反馈,切实增强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四是整顿作风,严格督察考评。建立健全城管各项考核督察机制,重点规范执法队员的执法行为、执法效能、作风纪律等方面的日常行为。加大对科室及局属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执法形象、制度执行等情况的跟踪督察力度,建立常态化的明察暗访机制,强化违规违纪问责力度,严格执行《金坛市效能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我局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制止少数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中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力争使机关效能建设有大进展,群众满意度有新提升。
5、关注民生,大力营造城管宣传氛围,实现为民城管形象再提升。精心组织“城管宣传服务月”活动,在一些重点区域设置创建优秀管理城市宣传栏,邀请重点区域的物业公司和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通过观看现场录像、讨论交流等形式,共同促进城市市容管理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两台两报一网络”媒体作用,在市电视台开辟《城管之窗》宣传专栏,在广播电台开设《行业之声》播放专题,在今日金坛和金沙周刊等报纸开设城管执法专版,同时注重利用山水金坛网等网络平台增强与媒体和市民群众的交流和沟通,为推进城管执法、提升城管执法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和市民的互动,积极开展“和谐城管三个十”联系活动。拓展“城管进校园”、“城管进社区”、“城管进企业”等活动内涵。与市文明办、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十佳城管之星”评选活动、拍摄城管十年专题片,举行金沙广场庆典活动,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强大的舆论支持氛围。
四、具体要求
2011年,我局围绕争创“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繁重,为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要求是:
1、领导重视,摆上位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责任人员一线抓。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组织指挥,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并确保专人负责,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2、健全组织、通力协作。建立健全管理网络,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充分发挥一线队员干部职工的主力军作用,依靠全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性的城管工作,提倡人人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全面发动,形成氛围。在全市范围内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渠道抓好宣传教育,使“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二〇一一年三月九日
附:2011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任务分解表
坛城管字[2011]15号附件.doc
|